
一本由各种书信组成的书。
这本书的动人之处在于她的选材,有当代普通父子的书信,有母亲写给孩子的书信,有古代征战沙场的将士写给父母的家书,有知青与父母亲间的联络。。。
在这本书中,有一封信是我军写给日军的,是由于我军发现了一名重伤日军和两名死亡日军,将受伤的日军救治了,并写信给日军拜托安葬伤亡日军和救治重伤日军。
这不是卖国,是人道主义的提现。
记得在其他书中看过说,在纳粹发布屠杀犹太人之前,当地人和犹太人都是平等的生活的,但是这个法律颁布了之后,德国人就会觉得自己比犹太人要尊贵,觉得屠杀犹太人是正确的,很多二战期间的士兵,后来回想起来都会觉得当初自己怎么会做出那样的事情?这样的情况在文革期间也显露出来,当初那些迫害文学家的红卫兵们,其实他们和我们都一样,只是因为身处的环境不一样,受到的心境也不一样。
历史长河在不断奔涌,牺牲在历史长河中的人们,我们未曾见过他们,但一纸书信,让我们了解了他们的为人,他们的正义。一封封书信,将写信人的情感跨越时空穿越到我们眼前,得以让我们了解到当时的情景,心中的情感。
如果不是《见字如面》,很多东西也许我们一辈子都不会看到,就像里面的一些平凡人的家书,透过这些文字,我们得以与当时的环境融合,感受痛苦与欢乐。
见字如面(第一季) 读书笔记 第(2)篇为啥看这本书吧,深深迷上了《见字如面》(第三季),对一二季有着别致的好奇。奈何腾讯视频不作美,VIP可看。还好在这里第一季的书信可以看。
沉沉的沉迷。
了解了有趣的父子,还有几个幽默风趣的却对子女有期望的父亲,有几封信把文言文翻译的现代文真的挺豪爽的,还有战乱年代的烈士遗书,镌刻着那个年代的信仰,那个年代的爱情,那个年代的勇敢与坚毅。
书信可以传达些什么,也可学习一定年代的历史,体验未曾经历过的某些情感。
在这很快的年代,学着慢下来,体会。
见字如面(第一季) 读书笔记 第(3)篇看这些书信,有一种奇妙的感觉,发现在未知的时间和空间也发生着各种不一样的事。
老人们并不总是拘泥和墨守成规,他们也有内心火热,情感浓烈的时候,会说“I miss you so much”,会说“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兮”,如此可爱。
父亲有“深沉如山”,也有嬉笑怒骂。比如自以为看穿小孩所有的小把戏,洋洋得意;比如说“邮局有个女孩长得不错,追到手我给你腾房”,用最痞的方式对患“自闭症”的儿子说。比如罹患癌症的父亲说“女儿,这次爸爸要躲很久,你要是找到我了就赢了,不能偷哭,偷哭就是犯规”。多年后,女儿长大成人,回信“我赢了,我是不是可以哭了……”
还有很多故事,比如战事时的家书,义无反顾的革命,恋恋不舍的托付等,还有无耻的一封信“百姓抵命之数宜略高于洋人伤毙之数”。
也许他们没有想过书信会以这样的形式公开,所写的相当直白。这些书信折射出一代人的大环境,反映了历史真实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