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孩子们的诗读书笔记及摘抄(3)篇

孩子们的诗
作者:果麦
果麦版编写的这本《孩子们的诗》不同于一般的儿童诗集。书中的每一首诗都是真正由3-13岁孩子创作的。虽然他们或许还不明白什么是诗,还不认为自己写的是诗,但他们他们是天生的诗人。简单的语言,能击中每个人心中都有的诗意。不论什么年龄的读者,都会被这些诗句感动。因为这些诗表达自然而直接的情绪,富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不受格式束缚,真诚而灵动。果麦还邀请了Starry阿星、飞行猴CF、九个妖、木可子、黄雷蕾Linali、苏寒、LettYice等二十多位国内知名插画家,为书中每一首诗歌创作了兼具美感与奇趣的插画。
孩子们的诗读书笔记及摘抄 第(1)篇

毕飞宇老师在《小说课》中说:

“对许多人来说,因为有了足够的生活积累,他拿起了笔,我正好相反,我的人生极度苍白,我是依仗着阅读和写作才弄明白一些事情的。”

“就在前几天,一位朋友看了我在《钟山》上的专栏,特地给我打来了一个电话,问了我这样一个问题:你把别人的小说分析得那么仔细,虽然听上去蛮有道理,但是你怎么知道作者是怎么想的?你确定作者这样写就一定是这样想的吗?

“我不确定作者是怎么想的,和我有什么关系呢?我不关心作者,我只是阅读文本。我也是写小说的,每年都有许多论文在研究我的作品,如果那些论文只是证明:毕飞宇这么写是因为毕飞宇确实就是这么想的,那么文学研究这件事就该移交到刑警大队,警察可以通过审讯作者来代替文学批评。常识是,没有一个警察会这么干,没有一个作家会在文学审讯的记录上签字。”

“小说是公器,阅读小说和研究小说,从来就不是为了映证作者。相反,好作品的价值在激励想象,在激励认知。仅仅从这个意义上说,杰出的文本是大于作家的。读者的阅读超越了作家,是读者的福,更是作者的福,只有少数的读者和更加少数的作者可以享受这样的福。”


我给这本《孩子们的诗》打五星,当然是因为写得好,写得真诚,写的让我觉得实在是太巧妙了。但是这并不是最重要的原因。这本书的社会价值,要比其单独的美学价值多得多。

在这本书的阅读过程中,我和很多读者一样,都抱有这样的疑问:这些诗究竟是孩子们写的嘛?但恰恰是这样的疑问,启发了我。在这样的疑问中,本书的社会价值变大了。我们除了单纯地读诗之外,还想到了诗背后创作的场景:这些诗是模仿的,或许是家长逼着孩子创作的,或许是家长们改写的,甚至是家长们直接代写的。但最有趣的地方在于,我们永远也找不到答案,我们抱着“孩子们真的能写出这样的诗吗”的心情读着,相信的人便相信了,不相信的人一辈子也不会相信。

有的人说现在的孩子早熟,写出这样的诗不算什么。也有的人说其中有一些孩子年龄太小,他们不可能会写出这样的文字和词句。而这本书正是在读者们的相信和不相信中焕发出了巨大的生命力和社会价值。

孩子们的诗读书笔记及摘抄 第(2)篇

所有孩子都是神的宠儿,他们是真正的诗人,拥有诗人之眼、诗心和诗情。孩子仅凭自己自由而高贵的憧憬,就足以与神同往,在神的宝座上与神并肩而坐。

只是可惜孩子们能与神同在的时光也只有一段,走过便不会再有,错过后便永不再来。就像丰子恺写给自己孩子的那样,“我的孩子们,我憧憬于你们的生活,每天不止一次!我想委曲地说出来,使你们自己晓得。可惜到你们懂得我的话的意思的时候,你们将不复是可以使我憧憬的人了。这是何等可悲哀的事啊!”

我相信这本诗集收入的全是孩子们的诗,大人失去了诗心不代表孩子不能拥有。孩子有何等可佩服的真率,自然,与热情!大人的所谓沉默,含蓄,深刻的美德,比起孩子来,全是不自然的,病的,伪的!

孩子们的诗读书笔记及摘抄 第(3)篇

另外手动加多一粒星~ 孩子们写得太好了,以前在书里看到说,小小孩尚未发育完善,个子也低,看到的视角确实跟成年人不一样。孩子的眼睛像没有杂质的水晶球一样,世界请你别污染了它;印象里和妈妈相处时间最长的是在深圳第一个家装修期间住在出租屋的时光,那时妈妈送我一个她曾用过的日记本,前面写过的几页我没有撕去,延用以用图画和文字记录每天的生活,还有每晚睡前妈妈教的一句《明天会更好》,我认为那时的日子已经是过成了一首首暖暖的诗了吧… 后来,大姨送我一本粉色晶莹的睡美人硬壳笔记本,我用它“一本正经”地设置了人物和场景,认认真真地写着我的“童话故事”;那时候这样单纯的热情去了哪里…… 诗集最后几页收录了几位孩子的手稿,那小字儿写得可真好,除了三岁小孩口述整理成完整的诗外,如果整本书都是收录的手稿,那应该会更好看更有意思吧:) 因为我一直相信,手写字可以更好地传达笔者的情感,手写字是有温度的:) 孩子们,愿你们像诗里看到的世界那样,永远健康快乐,保持纯洁善良,以后的世界终究是你们的~n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