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爱的人不一定能走到最后,尽管一开头苏珊和菲利普就赚足了眼泪,甚至让人以为他俩才是主角。可是故事百转千回,人还是当初的那个人,什么东西在改变,不变的只是苏珊日复一日的逃避。我不是苏珊所以我理解不了父母的意外去世让她逃避一切,一边逃避着现实逃避着对菲利普的爱把他推开,另一边又吊着他,剪不断理还乱的感情打上死结。好不容易菲利普摆脱过去组建自己家庭了,突然炸出她死亡的消息,还给他留给一个孩子,最后她居然没死。
菲利普有些过于执着了,执着于往日情分,确不知道根本无情分可言。他一次次地放她离开,任她逃避,等她终有一日归来。但最终,他变了,没有再执着等待一个不可能的人,只是心是空的,失去了爱一个人的能力他把那些感情锁上,不见天日,娶了玛丽却不见得是爱情。
玛丽很好,简直完美,即使她最初也不欢迎丽莎的到来,但作为一个妻子一个母亲她做的够好了。找回丽莎的是她,帮丽莎处理感情问题的是她,陪她战胜飓风恐惧的也是她,她的言传身教影响了丽莎,她说“悖论就是我不是你的妈妈,但是你是我永远的女儿”。我自问我做不到,做不到像她那样死守着一个心里装着另一个女人的男人,做不到为了这个男人放弃一切包括自己的事业,做不到慢慢陪他走出来,做不到把他心里的人的孩子视如己出...我没这么伟大,而且我感情洁癖很严重,根本无法忍受这种行为,我只能接受一个人全心全意的爱。
菲利普和苏珊本应该在一起的时候却选择了告别,所以我丝毫不为他们感到惋惜。命运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把玛丽送到了他眼前,最终在一起的是他俩。感情的事,切莫强求。得知,我幸;不得,我命。
你在哪里?读书笔记 第(2)篇敢于爱,得到爱
娱乐圈的分分合合,身边人的打打闹闹,导致只要是有关爱情的书,就有人在章节间评论“我还敢相信爱情么?”
看过了《我在哪里》,我认为敢于爱,才能得到爱。
青梅竹马的苏珊与菲利普深深相爱。苏珊在父母意外去世后难以释怀,选择了去洪都拉斯帮助被飓风摧毁家园的人们。原本是两年期限的援助被苏珊无限的延长了。两个人的爱情也有了裂痕。
有书友评论说,苏珊就是太作,一点也不喜欢。我却觉得苏珊是爱菲利普太深。每个人在走入婚姻之前,最好能有健全的人格。这会让两个人的相处愉悦而幸福。如果其中的一个性格残缺,另一半就会很疲惫。苏珊认识到了,所以虽然很爱菲利普确选择一直逃避。
菲利普在苏珊逃避的孤单日子里遇到了玛丽。玛丽爱菲利普,两人在组成家庭后,玛丽放弃了心爱的事业,照顾家庭,养育孩子。当苏珊死后,即使受到朋友的嘲弄,宁可断绝朋友关系依然护着苏珊的女儿丽莎,并且比爱自己孩子还爱她。“我不是你的妈妈,但你永远是我的女儿。”爱屋及乌玛丽做到了,并且睿智的解开了菲利普紧闭的心。
杨澜说过:婚姻的纽带,不是孩子,不是金钱,而是关于精神的共同成长,在最无助和软弱时候,有他(她)托起你的下巴,扳直你的脊梁,令你坚强,并陪伴你左右,共同承受命运。那时候,你们之间除了爱,还有肝胆相照的义气,不离不弃的默契,共同孕育的成长,以及铭心刻骨的恩情。
爱是什么,你和我用心浇灌的生活。
你在哪里?读书笔记 第(3)篇世界上的母亲都是无私的~除过苏珊!
任性地将别人对自己的感情做为一种扭曲生活的保障——任何时候,苏珊想要回来,菲利普就该腾出心里的地方,候着;任何时候,苏珊想要离开,就有绝对正确的理由,菲利普就要接受,目送!对于丽莎的爱,并不无私,要么放手,要么紧紧抱住,怎么能够轻而易举地把自己的孩子突然空投到菲利普和玛丽之间,不管不顾这个家庭解体和破碎的可能!然后,等孩子成人了,突然出现,拿着承载着菲利普所有爱和牵挂的圣牌,说:我是你妈妈,你得认我!你要接受我送给你的圣牌!
自始至终,所有的人都在付出,玛丽是最值得崇敬的!而苏珊,除了一味的索取,没有任何付出——连那个要送给丽莎的圣牌,都不是她自己的!
世界上的母亲都很无私~除了苏珊!该出现的时候,缺席!不该出现的时候,闪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