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法想象作者多么难受,心理疾病对我来说是一个可怕的东西,就拿抑郁症来说,它会慢慢的腐蚀你,吞噬你,直到你无法脱离出身,也无法看清吞噬你的是什么怪物,说不清原由,像枯萎了一样,慢慢的对世界不感兴趣,热爱的东西也与自己无关了,缺失了原动力,是抑郁可怕的地方。总有人说,跨过这条坎就好啦,抑郁症病人跨过这条坎,就是死亡。我对于死亡的理解并不消极,自己可以有权结束自己的生命,但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决定生死的时候,总会想到家人父母,这也是抑郁症病人生存的一丝希望。我不是在鼓励自杀,而是鼓励那些抑郁症患者的朋友们家人们应该照顾他们,爱护他们,心理疾病跟其他疾病一样,并不是什么自身造成的,也不是什么在家待着恢复几天就好的,更不是提不出口的疾病。当家人异常时,及时开导他们,哪怕不知道说什么,也要拥抱一下他们,让他们觉得自己被需要,被重视。也要善用医疗,如果长时间抑郁时,一定要去看医生,虽说心理疾病,但有些并不是单纯的心理造成的,也有生理的因素。千万别逼着他们,让他们宣泄一下自己吧,活着已经很辛苦了。
另外,我很开心我能看到这本书,它的评分比质量要低,我也第一次知道如此奇思妙想的人,比我有趣的很少见啊(开玩笑)。总之,很想跟作者做朋友!
高兴死了!!!读书笔记及摘抄 第(2)篇很多人说读到的是奇怪的脑洞和搞笑的事件,但其实对一些人来说,更多的是看着作者顽强抵抗而自己产生的心酸。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其实很难熬。会对作者的脑回路感到惊奇,会被逗笑,却也会很难过,但是你隐约又能看到希望,再仔细一想,希望是作者的,是维克托给的,自己其实并没有希望。然后突然又会想到作者的话来提醒自己“不要拿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别人的精彩瞬间做比较”。这些复杂的情绪带来的独特的心理感受,很难以形容。你觉得在写自己,可这却又从来不是你的生活,但是你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有无相似的在黑暗中挣扎的经历,是评价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在群体并未被大众所接受的环境下,歧视和无法理解其实无处不在,作者是不幸的,却也是极其幸运的。维克托,是她黑暗里的一束光。
高兴死了!!!读书笔记及摘抄 第(3)篇致所有在黑暗中行走的人和那些在阳光下行走却把一只手伸进黑暗里陪我们一起前行的人:
更光明的日子正要到来。
更清晰的未来正要出现。
而你也会在那里。
不,也许不会持续到永远。光明的时刻一次只能有几天,但是为了那几天,你要坚持住。那几天值得我们经历黑暗。
我喜欢这本书的后记,就像我喜欢作者的想法。珍妮是个真正的勇者,比那个拍摄凶狠负鼠的朋友更加勇敢(抱歉我没记住他的名字)。
这本书我可能不会再看一遍,因为我发现自己的想法跟作者出奇的相似,然而我却没有勇气说出来给别人听。。。
谢谢珍妮。谢谢凶狠的负鼠。谢谢汤勺。谢谢长颈鹿标本。谢谢环尾浣熊。
最后,我也不知道自己写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