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当派的崛起与神圣同盟的建立。
一
武当派是金庸小说中最重要的门派之一,虽然出场较晚,在元末明初的倚天屠龙记中才第一次出场,但成长速度极快,迅速在武林中站稳脚跟,成了武林中和少林寺并驾齐驱的第二大巨头。
在倚天中,武当派是武林中新崛起的门派。
第一代有已经封神的大宗师张三丰,在原著中,金庸先生这么评价张三丰,说他是“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的武学大宗师”,“不世出的武学奇人”。
张三丰在神雕侠侣最后已经展露头角,挑战过当时的一流高手潇湘子尹克西,受过神雕大侠杨过的指点,杨过见到他,都“暗暗称奇”,老一代的绝顶高手,郭靖,黄药师,周伯通,一灯大师,他都接触过,可以说见过大世面。
又在武学最高殿堂少林寺待过很多年,师承当时的顶级高手觉远大师,有九阳真经这样的绝世神功打底,又练过正宗的少林寺功夫罗汉拳,这样的际遇是非常珍贵的,无限的提高了他的上限。
在少林寺,十几岁就打退了当时来寺挑战的顶级高手何足道,张三丰也因为这件事不得不离开少林寺。
离开少林寺后,张三丰凭借超人的天赋,悟出了武学中阴阳互济的至理,创出了辉映后世、照耀千古的武当一派武功。
二
在武当山,他收了七个弟子,建立了武当派,弟子们个个都是精挑细选,非常优秀的年轻人。张三丰收徒之先,对每人的品德行为、资质悟性,都曾详加查考,因此七弟子入门之后,无一不成大器,不但各传师门之学,且能各依自己天性所近,另创新招。
这七个弟子在江湖上行侠仗义,为武当派打下了赫赫威名,江湖人称武当七侠,武当派成了武林中新崛起的一大势力。
老大宋远桥为人端严,深通老庄之学,冲淡弘远,道家的修为最深,自俞莲舟以下,人人对他极为尊敬。老二俞莲舟外刚内热,在武当七侠之中最不苟言笑,几个小师弟对他什是敬畏,比怕大师兄宋远桥还甚,他还是一个技术达人,对武学钻研最深。
老三俞岱岩稳重可靠,精明强干,能担当大事;老四张松溪最为足智多谋。他平素沉默寡言,但潜心料事,言必有中。
老五张翠山聪明机灵,办事迅敏,天赋极高,是张三丰钦定的衣钵传人。老六殷梨亭剑术最精,是性情中人。老七莫声谷专练外门武功,内外兼修、刚柔合一。
有了这七个杰出的弟子,张三丰也甘愿放权,武当派的大小事务,都交给宋远桥,自己的心思都在重大科研项目“太极拳,太极剑”上面。宋远桥诸般事务处理的井井有条,早已经不用张三丰操什么心。
这也是张三丰的过人之处,九十岁以后,张三丰的经验,内功当然已是当世无敌,但毕竟人对抗不了岁月,灵敏度,速度,精力都大幅下滑,此时再去外面实战,效果可能还不如武当七侠。武当七侠在外冲锋,自己用自己的经验,学术积累专心学术。
武当七侠在当世已经罕逢敌手,张三丰自然基本不用自己出手,他也没有去挑年轻人的错,天天埋怨年轻人不能吃苦,张扬浮躁,不稳重什么的,毕竟是一代武学大宗师,自己本身实力强大,安全感也不建立在贬低年轻人身上,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特点,武当七侠固然也有其缺点,但不仅不会让武当垮掉,还让武当更加强大了。
三
在张三丰及武当七侠的拼搏下,武当派声势与日俱增,不经意间甚至已经超过当时武林中的第一门派--千年古刹少林寺。
当时的江湖格局,已经趋于稳定,少林寺是高高在上的唯一巨头,下面还有昆仑派,崆峒派,华山派,丐帮这样的传统豪强。
做为一个后起之秀,武当派的崛起自然遭人眼红。因此,当时江湖上一直流传着武当威胁论,关于武当的谣言有很多,大家都说武当的崛起对其它门派是威胁,早晚会侵害其它门派的利益,甚至说武当会挑战少林寺,两派之间必有一战。
各派之间有一个上不了台面的反武当联盟,对武当实行技术封锁,不和武当进行技术交流,不与武当合作抗敌,共同抵制武当来示好的请求。
事实上武当一直表现的很克制,武当七侠是真正的品行端正的大侠,行事光明磊落,武当也没有要挑战谁的权威。
只是树大招风,武当派崛起的这么快,少林寺不可能不注意到武当派。
被孤立的武当派只能选择峨嵋派联姻,和武当类似,峨嵋派是郭襄女侠创建的一个新锐门派,郭襄女侠和张三丰渊源极深,两派关系也始终保持的很好,峨嵋派也是武林中新崛起的一大势力,在武林中也受到过排挤,传到灭绝师太手上,已经是第三代,第四代弟子中,纪晓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他与武当殷六侠结下婚约。
社会科学有一个“修昔底德陷阱”,是指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
武当和少林寺也在无限接近修昔底德陷阱。
他们之间本就有些不愉快的历史,张三丰是少林寺逃出去的,虽然并没有正式拜师出家,但少林寺明显对这一点非常介怀。
在武当开始崛起后,两派之间就有很深的芥蒂,互相暗中较劲,谁也看不上谁。
在少林寺看来,你张三丰偷学我的武功跑出去,是一个叛徒,别看你现在牛,你也没多大能耐,你这样的新秀我见得多了,看你能蹦哒几年。
在武当看来,我们已经是武林第一,很多时候大家尊少林为第一,不过是一种惯性,你牛气什么,不就靠着老资历在那显摆吗?真刚起来还不一定怎么样。
四
这样的背景下,少林寺借口镖局事件,想探一探武当派的深浅,在怀疑张翠山杀人时,不假思索的就信了,这种表象反应了少林寺对武当派多么不爽,其实细想一下就知道这事破绽很多,但少林寺陷于自己的立场陷阱中走不出来,他们愿意相信就是武当干的。
而武当派看到俞三侠被打成残废,也直接就相信是少林派下的毒手,在他们看来,这就是少林寺打压武当派的计划。
在张翠山失踪的背景下,这场战争被无限推迟,直到十年后张翠山重新出现。
少林寺出动了包括掌门空闻大师在内的十二位高僧,还联络了江湖上有实力的主要门派一起上武当问罪。
在整个金庸小说中,都很少能看到少林寺能这么重视一件事,嵩山派崛起时,方证大师都没有亲自出手,只是暗中扶持令狐冲对抗嵩山派,即使面对明教,少林寺也没有派出这么强大的阵容,而只有武当派,能让少林寺如此重视,可见少林寺对武当派的崛起介意到什么程度。打压武当派成了少林寺主要的战略目标,不惜成立各种联盟,在江湖上孤立武当派。
少林寺邀请了江湖中几乎所有的有实力的门派,联合上武当山逼宫,这是武当前所未有的危机。
当然计划赶不上变化,少林寺策划的很周全,但事情的发展出乎意料,张翠山并不是杀害少林寺僧人的凶手,他们变成了师出无名,张翠山夫妇自杀,更是让各大门派都很尴尬。
少林寺毕竟是真正的名门正派,事情发展到这地步,当然没有理由再开战,否则将会是载入史册的一个污点。
武当派也损失惨重,张翠山是张三丰钦点的衣钵传人,是武当七侠中极重要的人物。
五
在各种冲突中,武当派已经失去武当七侠中的两个,俞岱岩是被少林弟子出身的都大锦护送过程中被打成残废的,而且用的是大力金刚指,虽有疑点,但都指向少林,而张翠山更是被少林寺直接逼死。
张三丰是真正的一代宗师,他知道武当派锋芒毕露,已经引起了大家的眼红,再这样下去,武当派危机重重,实力还要进一步受损。如何融入江湖中主流势力,成了武当派的当务之急。
因此,张三丰不但没有怪罪少林寺,为了避免冲突升级,反而放下脸面,主动上少林寺谈判求和。
这在双方的冷战期是非常有诚意的,一个地位如此高的一代宗师,亲自上门求和,还提意进行技术交流,将武当派的九阳神功交换少林九阳功。
少林寺有点端着放不下来,拒绝了武当派的技术交流提议,理由是少林寺技术积累足够深厚,有七十二绝技,易筋经, 洗髓经,少林九阳功等等,不稀罕什么武当派的九阳神功。
这是实话,不过也有私心在内,九阳真经在少林寺确实算不得什么,但对技术积累薄弱的武当却至关重要,如果拱手送给武当,少林寺等于自己出力养肥敌人。
而且这也是进一步打压武当派的一个好机会,天下第一的张三丰上门求和,我们都不搭理,传出去对武当派的声势是最好的打压。
第一次的谈判破裂了,但并非没有意义,张三丰亲自上门和谈,表示臣服,认可少林寺为天下第一,这样的信号少林寺当然能够接收到,只是出于一个传统巨头的高傲,少林寺当然要端着,给张三丰一点难堪。
但少林寺毕竟也是武林中的泰山北斗,不会一点好歹都不知道,这件事之后少林寺已经初步接纳了武当派,新建立的六大派联盟,武当派坐上了老二的位置,与武当交好的峨嵋派,也被邀请加入,这是武当派峨嵋派融入主流势力的标志。
六大派围攻明教,仍是少林寺牵头组织的,当然也是少林寺僧人成昆的阴谋。
武当派很给面子,武当五侠全部出动,比少林寺自己还积极。
并且在过程中一直以少林寺空智大师为尊,其实武当派出动了代掌门宋远桥,按地位他有资格做为盟主指挥六大派,但武当派谦逊的还是以少林寺为老大。
之后少林寺全寺被掳走,又是武当出身的张无忌来救。
屠狮大会上武当派也始终站在少林寺这边,在一次次接触中,少林寺对武当派建立了足够的信任。
他们知道这是一个和自己一样的武林正派,而且没有替代自己的野心。
少林寺一直担心的是出现一个想挑战自己的门派,这样的对手是不容许存在的,但在武当多次表示没有野心之后,少林寺开始逐渐接受和武当派共存。
建立一个新的武林格局。
少林寺明白,即使没有武当,还会有各种门派源源不断的冒出来,少林寺没有那么多精力一直打压。与其一直防着,不如联合武当,共同建立神圣同盟。
单巨头注定是不稳定的,即使强如少林,也有高低起伏的时候,如果联合武当派,组成双巨头,这种结构就稳定的多,武当派处于低谷的时候,少林可以帮衬着点,少林寺下滑,武当也可以帮助一下。即使两派都陷入低迷,联合起来要打压一个后起之秀,不是什么问题。
倚天屠龙记(全四册)(纯文字新修版)读书笔记 第(2)篇朱九真是倚天屠龙记中的一个角色。小时候看倚天屠龙记,以为这就是主角,张无忌第一个心动的异性,张无忌曾经想过她让自己做什么都行,甚至可以为了她死掉。她本有机会成为主角,出身名门,他是当年五绝中南帝一灯大师系统的传人,先辈朱子柳是一灯大师成就最高的徒弟,江湖上的一流高手,在大胜关英雄大会中曾经对垒过霍都。但到了他父亲朱长龄这一代,家世还可以,但不管声望 还是品行上,早已经不复当年了。他父亲本身在江湖上小有名气,武功已经不入流了,在子女的教育上也非常差劲,朱九真是一个刁蛮的大小姐,脾气很差,又不自律,成了当地有名的恶女,没有什么武功,但好养狗 养了几条恶犬四处咬人。结识了张无忌后,张无忌对她一见倾心,她却不识珠玉,只喜欢自己的表哥卫壁,书中说卫壁容貌英俊,长身玉立,是个风度翩翩的公子哥,整日在表妹朱九真和师妹武清婴之间周旋,两人都喜欢卫壁。卫壁会点三脚猫的功夫,为了讨师妹欢心,要和十来岁的张无忌比武,面对十岁的张无忌,三人的真面目都暴露出来了,张无忌刚抵抗几招,卫壁技不如人就以多欺少,三个成人联合对付十岁的小张无忌,卫壁更是要下杀手。后来朱九真又联合父亲和卫壁一起布局欺骗张无忌,卫壁还建议下毒害谢逊。就这么一个武功低微,人品下作,心胸狭窄的人,把朱九真迷的神魂颠倒。而真正喜欢她,诚实善良纯朴 又能吃苦,绝对的潜力股张无忌,她却正眼都不看一下。这大约就是见识与眼界重要性吧。她始终在一个固定区域内活动,从小就是大小姐,没闯荡过江湖,在自己的小区域内天天称王称霸,她能接触到的最优秀的人,大约就是父亲这一号人,同龄人就是卫壁了,父亲本身就不是什么好人,所以卫壁那些小人行径在她看来并无不妥。周边的人都是三脚猫功夫,卫壁稍微突出一点,在她看来就是少年英才了。
再看看倚天里两个有见识的女人。殷素素是白眉鹰王的女儿,天鹰教紫薇堂堂主,高层领导,她不仅仅因为是关系户才做到了这个位置,能力也很强,做事干净利落,武功也不错,是天鹰教独挡一方的大将。她是见过世面的人,一般的人根本入不了他眼,常年在江湖上混,什么样的高手没见过,卫壁来给她提鞋,她肯定都看不上。什么样的人能入她法眼?武当五侠张翠山,张翠山是张三丰最喜欢的弟子,多次说要将衣钵传给他,还说他是武当七侠里天赋最高的,人品也是没的说,真正的名门子弟风范,道德楷模,综合素质可以说是武林中顶级的了,殷素素对他动心并不奇怪。赵敏是元朝郡主,天天在朝中和江湖上混,各种英雄人物没少见,年纪轻轻就策划围剿六大派,也是常年在江湖上行走的,那么多高手在身边,她没有心动过,张无忌是江湖上的顶级人物,光明顶一人击退六大派,一战成名,又接了明教教主的位置,可以说是风采绝伦,人品也是没的说,这样的盖世英雄才能征服赵敏。任盈盈是日月神教教主的女儿,她也是早早闯荡江湖,别人对她怕还来不及,各种英雄她也都见过,也是因为人品看上了令狐冲,这小子真实诚,在当时人心险恶的江湖是稀有品。如果说这三个人有捡现成的嫌疑。那黄蓉可以对比一下,黄蓉从小生活在黄药师身边,有这样一个举世无双的全才父亲,什么样的人还能让她看上眼?答案是郭靖。不为别的,就是人品好,纯朴,对自己好。一不小心就找到一个未来成就超越父亲的一代大宗师。这真的是见识决定的,卫壁别说和郭靖比,就是和欧阳克比较,也是差了十万八千里,拿他比郭靖是在侮辱郭靖,但朱九真就那么死心塌地。想起最近霍建华接受采访时说的,他向一个老戏骨请教演戏,老戏骨说没什么可教的,就是要好好做人。这才是真谛,金庸先生也在表达一种这样的观念。最终走到最后走的最远的,都是那些好好做人的大侠。
倚天屠龙记(全四册)(纯文字新修版)读书笔记 第(3)篇张三丰之伟大,一部分在于他见好就收。八十岁后基本不再出手,论牌面上的武功他当然当世无敌,但真实战却未必会有好结果,所以在倚天屠龙记中,八十岁以后他仅有的几次出手都是速战速决,打不起运动战,毕竟精力,反应,灵敏度都下降太厉害了。他真正聪明的地方在于收了七个很牛的徒弟,论起天赋,宋远桥,俞莲舟,张翠山都不比他差,这些优秀的徒弟们在外面替他建功立业,为他遮风挡雨,谁来挑战都是先赢了武当七侠再说,但是话说回来,武林中有谁能赢武当七侠,所以张三丰也就不用出手。见到徒弟们优秀,他也甘愿放权,武当派的事务交给宋远桥,学术上他也选好张翠山做衣钵传人,自己退到后面心甘情愿的搞自己的学术。这是真正的宗师气度,不会像有的人一样,总抱怨年轻人,什么殷六侠莫七侠不能吃苦了,张翠山冲动浮躁,不靠谱,俞莲舟性子太急,宋远桥私心太重,只会做表面工作,不是我舍不得掌门,这不是年轻人都不行吗。张三丰从来不这么做,他的安全感不建立在贬低年轻人上面,他有自信的资本,他也知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特点,自己看不惯只是自己固有的偏见,其实哪一代年轻人又真的垮了?不过是很多人不愿放权给自己找的借口而已,给自己一个心安理得的理由。有代表性的是岳不群,他常常抱怨弟子们不争气,不喜欢令狐冲张扬浮躁,任性妄为,嘴上总说要栽培年轻人,令狐冲真的崛起,实力甚至远超自己了,他又不高兴了,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挑战,想方设法把令狐冲逐出华山派。如果真为了华山派,他应该高兴才对,他一直在吐槽弟子们不争气,没人挑大梁,真有挑大梁的来了,他还是不高兴,从这可以看出来他眼中只有自己的权位,其它都是次要的。赵志敬也是一种典型,也爱吐槽弟子,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他吐槽更多的是保持自己做师父的权威。两个人气量都非常狭窄,都要过分的靠强调秩序,规矩来给自己安全感。关键是他们本身实力不强,所以爱作妖,以给自己的无能找到合理的借口,不是我不让道,是弟子们不争气,他们的安全感就建立在这上面,其实自己当年什么熊样难道自己心里没点数?而张三丰就有这个自信,弟子们随便发展,自己是货真价实的一代宗师,有什么可怕的?但毕竟每个时代都是张三丰少,而岳不群,赵志敬多。做张三丰极难,而做岳不群,赵志敬则容易的多,真抛开那些虚名职位,很多人要被自己看不上的年轻人吊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