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人安土重迁,宦游人都是数着日子过的,盼着回家。所以一到换季的时候,到了冬天心里就像被重重地打了一下:哎呀,我是冬天出来的,或者我是秋天出来的,现在都是春天了,我已经离家那么长时间了。这就是“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古代人活动范围小,一般老百姓可能一辈子都不会离开家乡。只有做官的人、赶考的人,或者经商的人才会有机会到外地去,感受不一样的风光。孟浩然一生布衣,没有别人那样漫长的宦游经历,接触的人也少,大部分就是身边的亲朋好友。所以他的诗,大多数就是写眼前景、身边人,不像李白,一会儿是望庐山,一会儿是蜀道难,一会儿写英雄,一会儿写神仙。孟浩然没有那么大气磅礴,可是话又说回来,画鬼容易画人难,能把小场景、小人物、小心情写好,其实需要大本事。
绝大多数人对唐诗的认知往往停留在似曾相识,或者会背全诗而缺少精准理解的层面上。蒙曼老师解读唐诗的特点非常鲜明:一是通俗易懂,二是准确到位。这两点看似容易,其实非常不易。
四时之诗:蒙曼品最美唐诗读书笔记 读后感 第(2)篇读完本书,唇齿留香。
当我和最后一位家长告辞时,已经晚上九点半了。我收拾好办公桌,关门窗,下班。
走到小巷的转角处时,清爽的秋风吹过来,我的裙摆被吹得鼓起来。周边的居民在那个路口围坐一圈,聊天。几个学生还在跑着、闹着,叫着。我和三两朋友,在那窄小的小路上,觉得很安心。走到分岔路,我们互相告别。
我一个人走在夜色中,到了东江边的大榕树下时,我看到了落叶纷飞,它们还泛着光。应该有月光吧!我感觉那棵树站立在一个如水的夜里。
到家,读诗,写字,手发酸时,我才发觉,夜已深。
但是,有诗陪伴,秋天的夜,是舒心的。
四时之诗:蒙曼品最美唐诗读书笔记 读后感 第(3)篇书到卷末,还意犹未尽。千古流传的经典好诗,在蒙曼老师的解读下,更为动人。文章、民俗、诗词、典故,被她随手拈来,文笔清丽,不艰深,不流俗,婉转处雅致,高亢处浑豪。强烈推荐此书!
评后附上作者本人书末的结语:
“请和我一起打开这本书,细细领略那穿越千年而来的风花雪月,和那历经千年而不朽的秀口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