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超越原生家庭(原书第4版)读书笔记1000字(3)篇

超越原生家庭(原书第4版)
作者:罗纳德·查理森
对每个人来说,原生家庭(即我们出生和成长的家庭)中的生活经历对我们的一生往往具有极大的影响。这种经历的影响和作用并非仅限于我们的童年时期。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对待他人的方式,以及我们的整个世界观,都是由原生家庭的环境塑造的。在原生家庭中习得的各种观念也会伴随我们一生。本书的目的是帮助读者找到应对自己原生家庭影响的新办法,即帮助读者学会完全不同的新途径,摆脱过去原生家庭遗留的问题,从而让读者在自己的新家庭中过得更加幸福快乐。如果你在合适的框架(这个框架就是你原生家庭的环境)中审视自己过去遗留的问题,那么你现在和未来的生活也许会变得更加积极向上。这样一来,你就可以掌控自己的生活,即使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也不会感到太多的挫败感,从而可以更好地创造自己理想的生活。
超越原生家庭(原书第4版)读书笔记1000字 第(1)篇

看完本书我的收获是:好好做自己。哲学家们说,人生的终极问题是: 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可以说,本书为这两个问题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当初作者为了解决自己的婚姻问题,开始对自己的原生家庭进行寻访和研究工作,最后觉得收获颇丰就出了这本书。他通过自己的原生家庭案例和实际研究结果告诉读者,要深刻认识自己,追溯和了解自己的原生家庭是十分必要的,那是我们三观和人格的发源地。从原生家庭了解自己的过去,在这个基础上认清自己的性格、喜好、优势、缺点等等(回答“我从哪里来?”);然后根据自身条件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和计划,不论是短期的或长期的,因为只有认清自己,才能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才能更好地看清前行的方向,更顺利地走向期待的未来(回答“我到哪里去?”)。在这个过程中,不论是为了解决家庭矛盾还是其他人际交往问题,都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为了顺应他人或过度关注他人的评价而丢失自己。认识自己、反思自己、提高自己;倾听自己的心声:什么是自己的喜好、愿望、目标和梦想,还有最重要的是:爱自己!而爱自己的前提是了解自己。只有看清了自己和前行的方向,你才不会被各种问题、矛盾、压力、甚至伤害压垮,才能不被各种思维和行为模式牵着鼻子走,即随波逐流。同时,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能尊重他人的不同之处,既不会为了讨好别人而趋同,也不会强迫别人与自己相同,即能够“和而不同”。(为何别人会与我们不同?荐读《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n有些读者说不理解书中所说从家庭中“分化”是什么意思?我的理解就是“独立人格”,即做自己,在人格上从家庭关系中独立出来。独立不是不和家人打交道或疏远,而是有自己的主见和行为准则,在情感上不依赖他人。比如尽量不与家庭成员组成“三角关系”,避免在家庭中“拉帮结派”,更不要随意掺合进入三角关系,尽量与家庭成员保持一对一的关系,有问题尽量一对一地解决。我觉得这个原则在家庭外的人际关系中同样适用。本书实例颇多,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读到后面体会越多、越深刻。其他读者的书评也给我很多启发和共鸣,是一次很开心而充实的阅读体验。

超越原生家庭(原书第4版)读书笔记1000字 第(2)篇

因为电视剧《都挺好》,原生家庭成为了当前一个社会话题,因此而浏览了本书。了解原生家庭,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自己,做好自己。了解的过程,也是一个沟通与交流的过程,可以帮助建立更平等友好的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如果有时间,思考回答以下问题,对我们的生活將是积极有益的。○ 您关于原生家庭最早的记忆是什么?n○ 您在原生家庭中有没有感到什么“特别之处”?n○ 您跟父亲还是母亲的关系更亲密?n○ 您是否感到家庭生活对自己有何积极的影响?n○ 您如何处理与其他家庭成员的矛盾和冲突?n○ 在原生家庭中,您跟谁的关系最近?n○ 您跟家人之间有何不同之处?n○ 您跟家人之间有何相同之处?n○ 恋爱或结婚之前,您的生活是怎样的?n○ 在我出生之前,您的生活是怎样的?我出生时,您的生活是怎样的?n○ 您的生活中有哪些至关重要的转折点?n○ 您给自己的人生确立过怎样的目标?你是否曾经接近过这个目标?n○ 您现在又有怎样的目标?n○ 在原生家庭中,您向谁学习得最多?n○ 最令您满意的成就是什么?n○ 作为伴侣、夫妻或父母,您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n○ 您是如何应对的?n○ 宗教信仰对您和您的家人很重要吗?n○ 您是如何坚持自己的信仰的?n○ 哪种信仰对您来说是最重要的?n○ 您最重要的宗教经历是怎样的?n○ 您最欣赏父母或兄弟姐妹身上的哪些品质?n○ 作为父母,您最重要的发现是什么?n○ 您平时是如何做决定的?您会跟谁商量?n○ 您如何处理跟父母、伴侣、孩子之间的冲突?n○ 哪位家庭成员的去世给您带来的影响最大?n

超越原生家庭(原书第4版)读书笔记1000字 第(3)篇

本书是一本务实的通过家排进行自我疗愈实录,通过自己的疗愈之路的感受和领悟,用朴实的记述,鼓励大家尝试通过家排来修复自我。本书从家庭的隐形规则开始,逐步呈现出来家庭成员的相互影响。有一种阿德勒与东方哲学的混合统整的错位感。当分析长子长女等多子女的关系时,总是跳出乾坤震巽艮离坎兑的各自对应的父母,兄弟,姊妹的印象。这种交织感,总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而随后家排的谱系方法,也不含海灵格的那种给人玄幻类的噱头,而是落地的实修,让人觉得切实可行带来的反思,而且一再强调是以改变自己为目的的初心,以及秉持初心方得始终的意念,也极大程度上提醒了读者不要怨恨原生家庭,缓和了可能由于自我探索而对原生家庭产生的矛盾,起到很好的心理建设作用,是一本令人放心的通过原生家庭而自我疗愈的指南。对于心理咨询的从业者也会很好的参阅价值。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