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黄连·厚朴」读书笔记赏析

黄连·厚朴

作者:叶广芩

《黄连·厚朴》是一部关于满汉家族历史故事的中篇小说集。作者叶广芩出生于一个没落的满族贵族大家庭──她的父亲姓叶赫那拉氏,老祖宗入关后即被清廷安置在北京东城居住,世代为官,直至清亡。叶广芩出生于1948年,自然未能亲眼目睹这一家族从晚清至民国由盛至衰的过程,也没有过深地被满族贵族文化所熏染,但这一生活和文化对她的影响是无庸置疑的。整本书如一棵茂盛的大树,它们枝桠丰实、各有华彩,一个个家族故事、人物,在特定的历史岁月中沉甸甸,大悲大喜,各从命运造化的安置,独自完成了每一个人的华美登场和谢幕。

「黄连·厚朴」读书笔记赏析

陈晓明老师推荐了来看的。作者叶广芩本人我不了解,但是这前三篇小说所描写的八旗子弟大宅门内的生活却十分精致,想来作者必定是经历过的,书里写的皇亲国戚的一支家族、满清的格格少爷们的生活画卷实在是令人神往,包括最后一篇《黄连厚朴》也是以溥仪的御医为背景的。本来想去查一查作者的背景,但是还是决定先写完再去查,有时候只领略文本主人公也是蛮有趣的事情,免得和真实的作者背景混起来,倒辜负了这本书。

四篇小说里前三篇是同样的背景,同样的叙事主人公——“我”是满清大家族最小的格格,建国后经过整改、下放,大家庭散落,“我”在小说里完全写的是那个时代的热闹、美好,只有一两句带过文革期间的惨事,读完后细细回味,才让人觉得无限惊心惋惜。

第一篇是我觉得最见作者功力深厚的。主角是“我”的母亲,大家庭的三娘,贫穷的旗人女子,姻缘巧合由状元做媒嫁到皇亲贵胄之家。在这篇小说里,从市井小民到光鲜大户,从末代文人到新式学者,每个人作者都刻画得鲜活,贫富两个极端的对比十分鲜明,清末民初西式文明对古老中国的冲击也是给人相当特别的震撼。尤其厉害的是在讲述上一辈人的故事时,竟又穿插着下一辈,也就是当代中国的价值观的观察与反思。“我”一边回忆着母亲为了一个正室名分而决绝奔走的故事,一边安插了自己六姐的孙女——一个叫“博美”的乍一看很给人好感的新女性形象,硕士,容貌姣好,品味不俗。甚至起初怨作者太刻薄,给这样一个女子竟起一个宠物犬的名字,后来才明白作者用心良苦,此女不爱工作,嫁给比自己大二十多岁的有钱老男人做小。回想起“我”对博美说的话:叶家的女儿从不给人做小。简直是绝大的讽刺。

第二篇写“我”的大姐,家族的大格格的传奇故事,让我想起《霸王别姬》里的程蝶衣了。人戏不分,一生爱戏成痴。本来是大家小姐,心高气傲,唱戏本来也只是消遣,偶然遇到一个戏痴琴师董戈,就此开始痴迷。作者很隐晦,我也不能下定论,他们之间究竟是爱情还是共同的理想人格。总之一定是悲剧了。清雅的大家小姐嫁给行伍出身的暴发户,一贫如洗的琴师被逐出京师。暴发户很快抛家弃子,小姐在河边等了琴师一辈子。很理想化的人格和故事。最美的还是故事的背景,没见过谁把京戏写得这么美,难怪人要痴。

最爱这两篇。第三篇在我看来是写那种秘而不宣、时隔多年慢慢发酵的父子亲情了,男人总是很别扭的生物…第四篇则是对新时期女性地位的关注,对中国在儒家文化浸淫下的男性人格的批评与反思。借由一个外国女人之口说出问题的本质,虽然很合逻辑,未免有点牵强啦,艺术上始终觉得不如前几篇。好在结局的于莲舫有所觉醒,打破男人的面具和束缚。然而接下来该往哪里走呢?贯穿全书四篇的,不能忽视的,是女人始终随波逐流的命运,以及一曲旧时代的挽歌。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