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陌生的女人,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饱蘸一生的痴情,写下了一封凄婉动人的长信,向一位著名的作家袒露了自己绝望的爱慕之情。小说以一名女子最痛苦的经历,写出了爱的深沉与奉献。一个男子在41岁生日当天收到一封没有署名和地址的信,这封信出自一个临死的女人,讲述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而这个故事的男主人公也就是收信的男人对此一无所知。这段一厢情愿的爱情始自18年前,她初遇男人的刹那,她还是个孩子,而后经历了少女的痴迷、青春的激情,甚而流落风尘,但未曾改变对男人的爱,直至临死前才决定告白——她躺在凄凉的命运的甲板上,雪白的泡沫把她推向了虚无……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书笔记赏析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这是一个凄凉的故事,它的凄凉之处,绝非在别的任何地方,而是在于明明多次而有限可以改写人生命运之处,完全因为主观的原因,没有去改写。为什么主人公没有改写,因为她把可能的结果建立在“她认为”之上,即一个“虚拟的“客观必然结果””之上。还以所谓爱之名,主动又彻底的完全放弃了改写——有有限无数次机会,又每次放弃,尽管那么极度不甘。但她从未跨出,于是步步滑向结局。过程中还以爱之名(反面实质上是“她以为”),为自己高挂起精神的贞洁牌坊。殊不知在错误的基础上,做与不做任何事,皆是错错错。错在何处?错就错在“她以为”!但实际上“她以为”只是她的想象?事实不一定是这样?因为所谓的“事实”也在因时因地因人不断变化?也就是说根本不存在所谓的“事实”?事实只是个假词?名相?不是实相?故事里如果事实不是这样,那就是喜剧?而非两死一伤。就根本不会有这个人生悲剧?而她为什么会有“她以为”?不是因为她的自卑,不是因为她的逃避,而是因为她害怕她即便做了也同样是“她以为”的结果???于事无补?求而不得?于是被“自己以为”、“自己假定”、“自己想象”吓倒?于是仗还没打,或略略做姿态,或就高高举白旗?所以军事战争商业战争的第一要务不是别的,是主将之胆?是“帝国主义都是纸老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还属今朝”?“打败易贝超过沃尔玛”?“成为102年企业”?是提出所谓绝无可能实现的目标?唯有如此才有胆量前进?才能前进?主人公在过程中还以爱或敬或或什么之名,给自己立一个大大的贞节牌坊?本质是可怜的自尊?爱、敬只是她为可能的失败后的提前找好、甚至干脆止步不动什么都不干的自我保护、自我防御的理由、借口、趴窝?然后错失后一生不断后悔悔恨,舔着痛苦焦灼撕裂说好吃?所以“以为客观事物会如何如何”,实质上是“主观想象客观事物将如何如何”?但被“主观想象”吓倒?所以放弃任何主动行动?不去改变?被动接受?痛苦不堪?最终悔恨?所以“自我”是最大的桎梏?“自尊”是最大的可怜?“主观”是最大的片面狭隘?“主观客观交融”才是完整圆满?只有主观但放弃客观就是放弃一切???所以现代商业史里好像是严介和说“面子是用来踩的”?一切成功公司如任正非说华为的亚文化是“不要脸”?更不用说阿里的中供铁军?祖训说“忍辱者方能负重”、“行拂乱其所为”、“不以己悲”、“小不忍则乱大谋”?帝王术里刘邦留其名?又说“和气生财”、“唯共才能赢”?反面又又说“孤苦伶仃”、“势单力薄”?其深层含义都在告诉我们,放下自我?放下自我想象?自我恐惧(这词好像很准确)?因为这都是给自己加的自我桎梏?一切带“自”的都是痛苦甚至罪恶的源泉?自以为聪明、自以为圣洁、自以为行、自以为不行、自以为可以、自以为不可以、自以为要做、自以为不要做……这一切皆错?因为不能建立在“自”上?就是不要主观想象?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本质是建立在“他/它”上?所以“自以为”是悲剧的开始,喜剧的开始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