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读书笔记赏析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

作者:丹尼尔·凯斯

《24个比利》作者的人性关怀经典,囊括星云奖、雨果奖两项科幻大奖,获科幻大师阿西莫夫盛赞!全美销售超过500万册,并被多次改编成影视剧、舞台剧,首部改编电影《查理》男主角克里夫·罗伯逊拿下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的殊荣,2015年山下智久主演的同名日剧获得超高口碑。这部小说探讨了心智障碍主角查理·高登与白老鼠阿尔吉侬在医疗介入后,身体与心理的变化。声称能改造智能的科学实验在白老鼠阿尔吉侬身上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下一步急需进行人体实验。个性和善、学习态度积极的心智障碍者查理·高登成为最佳人选。手术成功后,查理的智商从68跃升为185,然而那些从未有过的情绪和记忆也逐渐浮现。从心智障碍变成最强大脑,他才明白,理解是最大的残酷。在《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大获成功之后,凯斯又陆续推出了《第5位莎莉》、《24个比利》、《比利战争》及回忆录《阿尔吉侬、查理与我》等作品,成为读者心目中醉擅长以医疗背景描写人类心理的作家。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读书笔记赏析

一开始读的时候,被满篇的错别字困扰,文字里透出的天真诚实以及愚蠢,让人可以立体的形成一个已经32岁却智力发展迟滞的人的形象,他在文字中也显示他十分努力,因为想要变聪明,变得和别人一样聪明。

一个机会就来了,他真的变得更聪明了。作者用了日记(进步报告)的形式很聪明直观的展现了他变聪明的过程:不再写错别字、开始质疑权威,对了解自己的渴望、对智慧的渴求、对爱与性的本能...随着回溯的记忆一步步的揭开,童年被鞭打、一直以来被捉弄嘲笑的不快回忆都涌上来了...怀疑以及愤怒开始占据他。

愤怒在里面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象征,启智意味着怀疑,在怀疑中探索会增强感知能力,而感知越敏锐,感受到的恶意就会更细腻,仇恨愤怒就会接踵而来。

而阿尔吉侬在里面是查理的前辈以及对照物,在尼姆教授眼里二者等同,都是试验对象,但是在查理眼里,二者都是生命,自己也是活生生的人。查理在里面的愤怒也密集的存在在对于自我的捍卫上,我想作者在也是希望通过查理的自白,能够改变大家对于智力迟滞者的刻板印象,把他们当作独立的人格去尊重。

里面还贯穿了一个问题,就是关于嘲笑。查理作为智力迟滞者时,大家都喜欢捉弄他,嘲笑他,他的原话是:“很多人都笑我,但他们是我的朋友我们都很快乐。”而当他变聪明之后,他为之前被别人嘲笑而愤怒,也很害怕被人再一次嘲笑,所以他极具防备心且痛苦,最后的时候他智力退化,他觉得“如果你让别人嘲笑你你就比较容易有朋友。”

但我第一反应是觉得不屑,因为在我看来他的所谓朋友对他的捉弄和取笑,已经属于比较恶意了,这样的也能算朋友吗?但我想或许他并不是想表达这个意思,他想表达的是宽容程度,换句话说是爱的能力。智力迟滞的查理有一种本能纯粹的宽容及爱的能力,而变聪明的查理却深陷在自我中,对人对己都相当苛刻。

因此作者也试着讨论了这个问题,他认为知识是可贵的,但比之更可贵的是爱的能力,如果情感的进化远远落后于知识的进化,那么伴随而来的会是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这里面也牵扯到一些道德问题,如果以后真的有技术能让智力迟滞者变成天才,要不要去施行?这个在一开始通过信奉上帝自然观的护士以及信奉科学后天观的心理学家之间的矛盾就凸显出来了,当然最后作者也没有给出确切的答案...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