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独居的一年」读书笔记赏析

独居的一年

作者:约翰·欧文

当代文坛小说宗师、村上春树的文学偶像约翰·欧文传世大作!村上春树:“读欧文的书会上瘾,他的读者都变成了瘾君子。”《独居的一年》是一个关于爱欲与成长的故事,让你大笑出声,也让你默默流泪,当你找到爱的时候,也就找到了自己。这个故事里的每位成员都有些“反常”,他们一直在现有生活之外寻求另一种可能:母亲玛丽恩为忘却丧子之痛和丈夫的背叛,与比自己小二十岁的少年埃迪擦出火花;父亲特德一边创作古怪的儿童读物,一边流连于各色女人的怀抱;4岁的小女儿露丝,则在父母间破碎的关系以及对死去哥哥的想象中,挣扎着长大,渐渐成为一名作家。这年,露丝41岁,已是位单身母亲。在这独居的一年里,她再次遇见真爱,也突然理解了父母的选择,理解了在自己身上发生的一切。

「独居的一年」读书笔记赏析

大概是被标题吸引,想看看独居的生活是怎样的,才开始看这本书。看到别人的评论才注意到这是约翰·欧文的作品。故事写得真妙,多线叙事却过度得十分自然,伏笔也都有很妙的对应。故事开始时的主角像是艾迪,那个16岁的男孩,血气方刚的年纪爱上了他一辈子的羁绊—30多岁的玛丽恩。他像这个故事里最卑微的人,他只是父母的孩子,父母疼爱孩子,但疼爱的不是他这个人;特德(雇他当作家助理的人)要他做司机、助理,更重要的是想让他成为自己妻子的情人,要他的妻子走出丧子的阴影;玛丽恩接受他,最开始也只是因为他同她失去的两个儿子离世时一样大,只是因为她有欲望需要满足;露丝从来就不爱他,不喜欢他,却也还是把他当朋友,因为他是唯一一个跟她一样念着玛丽恩的人;他是个作家,却是个出版了五本小说被评价为没有天赋的作家,生活也很窘迫,住在铁路边上的房子里,甚至火车经过床都会震动。故事里的其他人都比他活得好,特德是畅销的儿童作家、露丝的作品不仅在美国畅销,在欧洲也有极大的影响力、连半路出家的玛丽恩都能靠着写作比他活得好。他就是这么一个接近于透明人的小小的存在,没有人在意他的感情,他却顽强地活着故事里,照顾所有人的感受,等着他的玛丽恩再回来。好在,30多年后,玛丽恩回来了,并且告诉他,再也不分离了,除非死亡将他们分开。可那时玛丽恩已经76年了,离死亡将他们分开会远吗?玛丽恩或许并不在乎吧。另一个主角是露丝,故事开始时,她不过是个4岁的小女孩,父亲爱他,可更爱自己;母亲害怕爱她,怕爱了她会是对两个离世的孩子的背叛、也怕爱了她会再承受失去她的痛苦。可她是无辜的呀,她来到这个世界,不是为了成为谁的替代品,也不是为了弥补谁的空虚,她只是个新的生命而已。4岁以前,她活在哥哥离世的阴影下,4岁那年,她的母亲带着哥哥们所有的照片离开了家,离开了她。所以露丝天生敏感。印证了那句话:文章憎命达。露丝、特德、玛丽恩都能成为畅销作家,而艾迪不行,就是艾迪过得太平顺了,日子平淡得像一张白纸,怎么把故事写得动人呢?还好露丝经历了种种,最后过上了不错的生活,曾经抛弃她的母亲玛丽恩也回来了,在玛丽恩76岁的时候,在露丝已经放弃等待之后。其实每个人都活得不容易吧,谁都有苦衷。荷兰的妓女、露丝的闺蜜、艾迪的父母、特德、露丝、玛丽恩、艾迪……他们都是彼此生命中的一部分或者一个插曲,他们各自体验着不同的人生却对别人的人生产生影响。喧闹的人想要平淡的幸福,平静的人想要轰轰烈烈的经历,热闹或冷淡的外表下,都是一个写满故事的灵魂,都在害怕什么,都经历过什么。做个良善的人,善待自己,也善待他人,人活着,就没有容易的。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