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我们的年轻,柔软而硬气》读后感_3000字

《我们的年轻,柔软而硬气》读后感3000字

有着同样的年龄,同是20岁。看着卷毛维安的文字,莫名的心安,维安的文字细腻,温柔又不失力量在里。

我们看别人的故事,是为了借鉴经验和看看别人是怎样活的,对于自己的眼界和心境也会起到影响。

让自己的眼睛看过尽可能多的东西,让大脑里装进尽可能多的知识,让生活中遇见尽可能多的人,让生命有尽可能多的选择。把现有的资源投资在自己身上,别人抢不走,也消灭不了。只要你还存在,就带着无限可能。

钱可以变成很多东西,很多东西可以变成钱,很多东西也可以变成很多东西。你的修养,你的眼界,你的气质,你未来的种种可能。二十多岁,无论男女,都应该把重点放在如何投资自己,创造更多的价值,而不是挖空心思去想,怎么样才能把钱花得更爽。

对于孤独与合群

俄罗斯方块教会我们,如果你合群,就会消失。

人与人之间还是需要一些空隙的。既要学会与人相处,又要学会独处。

真正关心你的朋友,欣喜于你的改变;真正适合你的圈子,能理解你的“独处”。其实你不是不合群,只是没有遇见对的群,或者说,你和周围人的关系还有待磨合,没有达到合适的状态。给彼此的生活留些缝隙,我们会活得更加舒服。

最开始,我们追寻的是一种认同感,后来,当我们的安全感得到满足之后,反而开始期待一种个性。

朋友,并不是陪伴的理由。对自己自私一点,对他人宽容一些。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不随波逐流,同时给予别人必要的关心,尊重对方的选择。保持必要的付出,为了相似的目标而努力,才能维持在一个频率。

孤独’这两个字拆开来看,有孩童,有瓜果,有小犬,有蝴蝶,足以撑起一个盛夏傍晚间的巷子口,人情味十足。稚儿擎瓜柳棚下,细犬逐蝶窄巷中,人间繁华多笑语,惟我空余两鬓风。”

“当你被孤独感驱使着去寻找远离孤独的方法时,会处于一种非常可怕的状态,因为无法和自己相处的人,也很难与别人相处,无法和别人相处会让你感觉到巨大的虚无感。

生活中要学会的一项重要能力是,与自己独处,以平和的心态面对孤独,它不可耻,也不罪恶,不低人一等,也不意味着不幸福。

努力与迷茫

“当你全心全意梦想着什么的时候,整个宇宙都会协同起来,助你实现自己的心愿。这句话是《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中的一句话,它写出我们成功是有主动性的。

前段时间看到一个观点:“你要学会为自己的未来花点钱。”在你能够赚钱的基础上,每个月抽出5%用于投资你的未来,虽然看起来没有多少钱,但你永远都预料不到,那点投入能给你带来多大的回报。
“喜欢,是一切付出的前提。只有真心地喜欢了,你才会去投入,才不会抱怨这些投入,无论是时间、精力还是感情。

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心动的人和事,错过喜欢的风景。

真心想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再大的困难也可以克服,不想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再小的阻碍也成为了理由。

20多岁的年纪,可以消耗,但也要适当给自己充值。

“你不要急,慢慢来,反而会比较快。”

不匆忙,就会从容一点,从容可以带来细致,而细致常常出精品。

我们终其一生追求的,并不是一个确切的具体的东西,不是一个数额、一纸证书,它们都只是方式,是手段。无论工作、考研还是其他,都是我们去选择它,而不是让它决定我们的未来如何。
吴晓波老师的散文集,其中有一篇叫《自由与理想》:“在我们这个国家,最昂贵的物品是自由与理想。它们都是具体的,都是不可以被出卖的,而自由与理想,也不可以被互相出卖。”
越是忙的时候,越要停下来想想自己是不是为自己而忙;还是因为周围的人太优秀了,他们的存在时刻煽动着我们的焦虑情绪,让我们忙着赶上他们,给自己假想了一种如果不赶上他们,就会被“优秀”拒之门外的可怕后果。

”等我有幸去木心美术馆,在昏黄的灯光中看到老先生的画,惊讶于精巧的方寸之间竟容下万物灵光;读他的诗句断章,才发现如此有趣的人已经逝去,着实可惜。

木心真的是很有趣的一个人啊~

:你要坚强,但是不能强悍;要学会示弱,但不能软弱。
其实每个人都是一本书,只是有些人,你从来没有想着去翻开他。就像那个总坐在教室最角落,话不多,貌不扬,甚至你都忘记他名字的同学。他的故事,并不比任何人无趣。
有时候想想,交朋友这件事和谈恋爱挺像——需要一见钟情的“眼缘”,需要日久生情的“默契”。友谊其实是一种包容开放却又极富指向性的关系,并不是一对一的捆绑或者毫无甄别的交换,前者是冠冕堂皇的自私,后者是空洞廉价的泛滥。

寂静无声,大音希声

其实我还蛮欣赏那些不自觉的“伪装”,因为我们自己是谁,我们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没必要弄得人尽皆知。

坚持不要太用力,太用力自己会疼;也不用太大声,不要吵到别人。

很喜欢这样一段话:“不议人是非,不泼人冷水。一个人但凡过得好,绝对没空操心别人的事;人浮于事,我们都有各自的困惑和无奈,何必再去为难彼此,不如相互多给些鼓励,聪明人自会领悟。”

见得多了,人就不容易故步自封,不会把一点点小成绩当谈资。
“人要让自己活得像一支军队,对自己的大脑和心灵招兵买马。”
在大学里,孤独是一种常态。我不喜欢人们为“孤独”赋予的任何贬义的情愫,也无感于“优秀的人都是孤独的”之类的自我安慰。孤独并不是一种被动的结果,而是一种主动的选择,是对自己所追求的事物的一种尊重与坚持。
“独处的时刻”是种奢侈品,它的珍贵不在于它可以拿来标榜什么,而在于它可以让我们慢慢地思索生活的脉络,以及自己的真实想法。

其实你放轻松,慢慢地走,也可以走到一切风平浪静,也可以走得愉快。

有差距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没有意识到这些差距都是可以弥补的。
“比昨天的自己更好一点”是一件多么让人上瘾的事情。

年轻真是一种资本

有个词叫“生不逢时”,年轻的人永远追不上更年轻的人,因为那些后来的人,他们出生时的世界更加发达。你永远都跟不上世界发展的速度,而那些更年轻的人,从小就占有了更加丰富的资源,更加优越的生活条件。
驾轻就熟都是需要代价的,可是在生活里,我倒是希望自己能够拥有“初学者”的心态:好奇,有冲劲儿,打不死的信心,这些都是多么可爱啊!
或许在一些人身上,“老”是个很虚无的词吧,因为他们心中有一团火焰,会把一些无谓的东西都化为灰烬。

关于忙碌

我每年都为自己准备一个红色的日程本,里面被各色圆珠笔标注了密密麻麻的符号——红色的是班级事务(我是学习委员),绿色的是个人待办事务,蓝色的是其他活动或者计划。边边角角上也记录着本月看过的书和电影,以及一些新的想法。
忙碌,是为了给过去一些交代,给未来一些机会。
有时候我们不是不行,而是太会为自己的不尽全力找理由。
但其实忙碌不是表面上的,归根结底是对生命的精打细算。
忙碌的意义在于让自己变得更加开阔,对于未来、对于生活拥有更多的选择权,感受到自我的种种可能,扩展生命的张力。
真正的忙碌是无声的。忙碌不是一种表演,你只是淋漓尽致地感动了你自己。忙碌是一种状态,对于时间、资源的珍惜,对自己的打磨,认识到自身进步的可能,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奔过去。

其实优秀的人都是赌徒,他们从来不是稳操胜券,有时候运气也不是很好,所谓十足的把握,都是旁人的误解。他们其实和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胆子更大一些,有孤注一掷的勇气,所以他们赢的机会更多一些。

一个年轻人可以活得很柔软,又很硬气,对周遭事物包容理解,却不妥协于违背内心的东西;不指责,不抱怨,对未来虔诚无比。
写的东西越多越明白写作是一门手艺活儿,需要沉淀、积累和升华,在遣词造句的过程中也越来越感知到内在的局限。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