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80个历史细节》读后感1700字
——开卷有益,知行合一,慎思笃行
红军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平凡英雄史诗,向先烈们致敬!
天上无飞鸟,地上无人烟,
茫茫草原,蓝蓝的天,
只有红军亲眼见。
翻雪山,过草地,涉沼泽,通天险,红军将士以藐视一切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以坚定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挑战大自然生存的极限,用生命和血肉之躯铸就了红军的胜利,书写出中外军事史上的行军奇迹,散发出夺目的光彩。
看一组数字:
红一方面军8.4万人,长征路上一共368天,有235天用在白天行军打仗上,18天用于夜行军。途中红军只休息44天,平均走365里才休整一次,日平均行军74里。一共翻越了18座山脉,其中5座终年积雪,渡过了24条河流,经过11个省,占领过大小62个城市,突破了10个地方军阀的封锁包围,并且成功通过6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有苗族、壮族、瑶族、藏族、回族、彝族地区。从瑞金出发到陕北平均每行1公里,就有4名红军战士死亡,大约每12人中只有1人到达陕北,最后剩余7000多人。
信仰的力量是强大的!
在红军将士的心中,有着多么强大而坚定的信念,为了新中国,为了劳苦大众得解放!再苦再累也要坚持到底。
读长征的史书,本应该是激动人心的,可是恰逢“疫苗事件”,不得不掩卷沉思,当人们信仰缺失的时候,还会有“社会信任”吗?那么,公众信仰呢?
毒奶粉、毒大米、假药、假酒、假疫苗……,蚕食着国人本就羸弱的社会信任,一个国家的子民互相伤害,互相坑害,能诚信吗?能团结一致对外吗?能互相关爱吗?每一个事件的背后,是无数愤怒、恐惧而又无奈的国人,那么,我们还能相信什么?
当信仰出现了真空,人们便把追求物质和金钱作为惟一的奋斗目标,导致人们没有了畏惧之心,商家没有了诚信底线,劣币驱逐良币,这种“社会信任”缺失的现状便不可避免。
面对这种现状,除了人的个体教育之外,政府又应该起到什么作用呢?政府的公信力体现在哪里呢?
就近些年大的疫苗事件,我们来看看:
1、2010年“山西疫苗乱象”
2010年3月17日,《中国经济时报》发表的调查报道《近百孩子不明病因致死致残——山西疫苗乱象调查》成为舆论关注焦点。调查称,山西近百名儿童的死亡、伤残或许与曾接种了曾不恰当保存的疫苗有关。
人民网当日发表电文称,卫生部高度关注“山西疫苗事件” ,山西省卫生厅称疫苗抽检均符合国家规定。
5月12日,《中国经济时报》前总编辑包月阳被调职,记者王克勤被免职。
2、2013年“湖南疫苗偶合反应”
2013年12月14日,人民网转发新京报报道,“近期湖南三名婴儿接种了乙肝疫苗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其中2人不幸死亡。为控制用药风险,涉事疫苗目前已经被暂停使用”。
国家卫计委、原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调查结果,除1例重症(已康复出院)外,其余17例婴儿死亡病例均已明确与接种疫苗无关。
3、2016年“山东疫苗之殇”
2016年3月18日,山东警方披露破获案值5.7亿元非法疫苗案,这些疫苗未经严格冷链存储运输销往北京、广东、山东等24个省市,共有25种儿童和成人用二类疫苗,这些疫苗部份临期,存在着过期、变质的风险。
此次疫苗事件,几乎将社会公众对国产疫苗的信任降至冰点。
4、2018年“长春疫苗之王”
2018年7月15日,长生生物狂犬病疫苗记录造假事件引起广泛关注。一时间,国产疫苗质量安全问题再度成为舆论焦点,公众对监管部门和企业的问责声此起彼伏。
2018年7月28日,国务院调查组披露了长春长生造假全过程,调查结果令人震惊:疫苗竟然是用过期的原液勾兑而成的,还虚假标注制剂的生产日期,原本生产结束后的小鼠攻毒试验,也改为在原液生产阶段进行。
对于以上的事件,我无权评价,公道自在人心。这次2018事件庆幸的是,总书记和总理同时发声,地方政府便也不敢怠慢,一定要给人民明明白白的交待。
可是,一次次事件的出现,国人的“药物焦虑”不可能快速消除,政府的公信力也不可能迅速提升,这需要一个慢慢修复的过程,而且这种脆弱的信任感会随时因为某个事件而瞬间崩塌。
“长征精神”还在,可是并未注入国人的灵魂。当国民的诚信和政府的公信力逐步缺失的时候,一个民族文化就失去了信仰力!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是多么的可怕。
习主席说,“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这是文化兴国战略的核心!
建立强大的国家公信力和公众信仰,任重而道远,你我诸君共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