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画三讲》读后感900字
一直喜爱中国书画艺术,虽无经世致用之说,但读之令人心动不已又回味悠长。每每看到此类书后,随意翻阅便会倾心,待细读愈加感到笔精图妙。
睡觉前半个小时读完《宋画三讲》,一时又觉美好、宁静、安然。遗憾少时从未学过画画,无功底无技巧,现只有一颗爱画的心,我是有多欣赏中国的山水田园花鸟书画呢?看到水墨山水画,会想到范宽的巨碑山水,《溪山行旅图》磊落遒劲;看到青绿山水画,眼前浮现天才少年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看到花鸟作品,想到创立瘦金体的笔墨丹青皇帝赵佶……
《宋画三讲》选取了宋代艺术史上具代表性的三幅作品:李公麟人物画《西岳降灵图》,宋徽宗花鸟画《写生珍禽图》和夏圭山水画《溪山清远图》。之前对人物画不太了解,欣赏《西岳降灵图》收获良多。原来人物画就是一本连环画,故事性强。所谓斥候、鹰犬、鬼神、巴儿狗、团扇拂尘、奢华车轿在很多画中见过,当时自我揣摩,似懂非懂,今次彻底了解。关于线描技法学到两词“铁线描”和“兰叶描”,这个是后人称之为“白描”的技法,即用墨线勾描物象,不着颜色,略施淡墨以渲染,多用于画人物或花鸟。
宋徽宗花鸟画最是一绝。元人感叹:“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
南宋四大家之一李唐初以卖画为生,宋徽宗时代入朝庭画院。其画风初似李公麟,后转劲硬。他曾写诗云作画不易,度日维艰“雪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如易作之难。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胭脂画牡丹。”他的画风为南宋四大家之三刘松年、马远、夏圭等师法。
马远、夏圭山水画出名,留白从其始,人称“马一角”、“夏半边”。常常见深山藏古寺,枯木逢老僧,野渡无人舟自横,踏雪寻梅往深林等画面,既是一幅幅山水胜景,又是一首首诗词佳作。
赏画时我们不可能手持放大镜,近距离去看每一条石隙树缝,每一座奇峰峭壁,每一位舟中客子,多是边走边参观,若是印刷品也看不清晰纤毫微末。关键在心中有画面,山水随人意,美景自在心。
本书还让我了解了移步换景,散点透视的技法,“高远、深远、平远”三远画法,使远景近景深景结合,画面整体风格得到不同呈现。是非常适合教学的一本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