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我的第一本思维导图入门书》读后感_800字

《我的第一本思维导图入门书》读后感800字

在此之前看过一个思维导图的视频讲解课程,因此本书看起来比较快。觉得讲的大同小异,但很好理解却不容易执行。例如本读完本想画一个思维导图作为读心得,但终究还是因为嫌麻烦而放弃。其实就是自己懒行动力差。这也是之前早早就听过思维导图对学习有帮助,却又迟迟不愿意去学习相关内容的原因。画图—整理太麻烦。
然而,在学了相关内容后我发现这种思维导图的学习意识所以我的教学颇有影响。最近频频使用思维导图来讲授课文,一课讲完,黑板上就呈现了一幅粗糙但条理清晰的思维导图,并且越用越顺,备课的效率也高了,利用思维导图理清本课结构很快讲课思路也就有了。现在想想,就是一旦老师有了思维导图的意识,就能利用课本培养孩子们思维导图的思维方式和操作方法,也就是教会学生学习。
其实早在16年我任教6年级的孩子时,就是用过思维导图,并且鼓励孩子们画自己的思维导图,当时发现了许多孩子,他们的创造力和应用能力都很强,也从这个活动中看出有些孩子逻辑思维和归纳整理的能力特别强,画的比我的还好。但由于转年任教一年级,这种教学尝试也就放下了。
而当时只是凭自己的理解去实践思维导图教学,并没有参与任何形式的学习。为何自己也能较好的操作运用呢。我进一步分析,其实这缘于我小学的学习经历。小学上语文课,就发现了老师的板书有时很神奇,寥寥几个词和几条线就能把整篇文章的重点和脉络结构呈现出来,凡是好的板书我都能对这篇课文印象深刻。放学回家和小伙伴玩老师学生的游戏,自己扮演老师角色时就尝试着自己拿一篇课文来试着像老师一样分析课文画板书。那时的我也就3、4年级。而现在想想,那不就是思维导图吗。
有些东西不是接触了马上你就会意识到它对你已经产生了影响,当你能意识到的时候离接触它时已经过去很久了。所以我希望我的行为能对现在我正教的孩子们以影响。
思维导图最高的境界是化有形与无形,指导着自己的学习、促进与他人交流。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