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贞穆堂:明清家具撷珍》读后感_700字

《贞穆堂:明清家具撷珍》读后感700字

去年年底,机缘巧合,看了两部甚好的纪录片。一部是《中国手作●木作》,另一部是《爸爸的木匠小屋》,这两部纪录片,让我对老祖宗在木材上的奇思妙想心生敬意。所谓“材无大小,每一枝可承力,无一木为庸才”,纤毫之处,皆体现了先人们的智慧。现今由于工业的迅速发展,木工受到的重视与年俱减,我们对这里面的文化艺术,已经知之甚微了。

这本《贞穆堂明清家具撷珍》无论是照片还是所配的文字,都很精妙。看完才知本无色彩温度的木头,在中国先辈手里是如此流光溢彩。古人的屋内摆饰,品种花样,实在令人咋舌。譬如此书里提到的,大户人家用来打造家具的木材,材质就有榉木,黄花梨、瘿木、乌木、相思木,黄杨木,老红木,白檀,紫檀,小叶紫檀等等这么多种,屋内的家具,床有“美人榻,罗汉床,拔步床,架子床”等,座椅有“圈椅,玫瑰椅,官帽椅,背靠椅”这几大类,还有“方桌,炕桌,棋桌,条桌”“琴几,香几,圆几”还有“架几案,炕柜,圆角柜,方角柜,官皮箱,提盒,书箱,朝珠盒,官帽架”,单论屏风就有“台屏,座屏,插屏,砚屏,围屏”等等。不仅如此,人们还在木材上作出了各式花样。将无花饰的称为“素身”,有花饰的叫做“雕花”,有“束腰”和“托腮”之说,纹路和图样的种类就更多了,双螭捧寿,如意云纹,二龙戏珠,五福临门,三星报喜,双凤朝珠,福寿双全等等,把人们对未来的美好祈盼和祝福也融入到了家具里。

古人的生活处处离不开木材,木材的气息和人的气息,共同揉在生活的年年月月里。略略想象下古人婚嫁时的十里红妆,估计每一里,都能彰显木匠积年累月的智慧。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