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员工12周入职手册》读后感1200字
十二轮回
本文是对林岳忠的《新员工12周入职手册》的阶段总结。读这书犹如置身于诺兰电影《记忆碎片》中,正在写写画画着什么,有一些日记不能就那么就过去,不至于纹在身上吧,但有一些页没法翻过去,有些书没法再往后读,就这么开着,放在桌上,提醒自己。也不撕下来了,撕下来了容易丢,只要走到书桌我就看看,不忘历史,不忘真实。之所以说这些,是因为这本书打开以后满眼都是正直、阳光、空杯、共赢等等。这书面上的文字要读,也要把每个词的暗影再读一遍。这本书写的是新员工十二周,而我正在经历职场的第十年,如果十二年是一个轮回,也许给我的时间还有两年。这两年期间,不知何时宇宙重启,但如果时间老人拨错时钟,也许就在明天,不如早早读起下一轮回。
每一个新的开始,都带着憧憬与希望,带着热情带着一团火。可是因为上级都是二把刀,热情的人会越来越迷茫。职业素养、人际关系、职业发展、衣食父母,我相信不止职场新人会思考这些问题。书里提出了十二种观念,用这十二把钥匙开这些问题的锁。如果说不实用的学习都是耍流氓,这十二把钥匙没法一一解读了,对于职场小白真要是读了这十二把钥匙,再接触下真实,三观被毁,全身瘫痪。老鸟读到第一种观念中“工作观”中的第一节“职业化”就已经呵呵发笑了,扣住这页,以后再说以后吧。
一根稻草没法将这十二轮回展开,因为“职业化”已经是压死骆驼的一根稻草,都不用往后找,这一根已经足够了。按书中所讲,职业化包含着动作职业化,好吧,这个对于某些还行。语言职业化,好吧,我忍。思想职业化,一副小学课本上的某某主义社会浮现在眼前。目前这种人,我只在电视里见过。当然了,不是说这书没用,这书得这么说。我们把它,当成剧本来看,当成脚本来看,如果说演戏,那就解释的通了,这些话写的是内心戏,写的是如何演,演好了,就成角儿了。千万别真的走心,不然就是希斯·莱杰了。当然没到希斯·莱杰的程度,也别号称自己是真的。
新人来了,先了解制度,接受制度。当有一天混成那个改制度的人再改,在此之前修炼自己的职业化技能,包括所在领域的资质和通用管理能力,通用管理能力又包括对上下左右级的管理、自我的时间、心态管理。就磨这两把刀就可以了,别的都是虚无,把事儿当成提升自己的方式。遇到那些脑子转不开的,就别费那劲了。别思考别人为啥怎么怎么思考了,先自己明白了再说。如果实在是看到某些事儿,绕不开弯儿,好吧,我解释一下。做那些不理解的事儿的人,是因为脱了岗。一个人真的在自己的岗位,就会按照自己的角色说话,不在岗位,必然言行无法与岗位匹配。再做个比喻,演员戏里是个角色,戏外,你不能要求演员和戏里一样吧。
我也不说什么《演员的自我修养》了,先整透了职业的语言、动作、思想,整透了职场与生活角色的转换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