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自传:回忆·梦·思考》读后感1300字
又一次的,通过一本书,从其作者的文字里,观照出了自己的影子。于是一见而惊,读之倍觉投缘,不禁喜不自胜。
非常感谢译者朱更生先生的翻译。中文的美感,可以从此书的字句中窥得一斑。
这本书的妙处在何,唯有亲身体会方可得知。其中涉及到一些理论性的部分,实在读的头疼..
另,分享一些摘录的笔记
我很早就参透了,若对生活中的纠葛没有答案,且内心无解决之道,说到底,它们也说明不了什么。外部情形无法替代内心状况
我觉得,不错,崇山峻岭、江河湖泽、华林秀树、秾芳秀华、美禽妙兽对上帝神灵的说明远胜于衣着可笑、庸俗、愚蠢、虚荣、谎话连篇、自恋烦人的人。
但我身上有魔力,从一开始就注定,我得找出在幻想中所经历之事的意义。要经受住潜意识的冲击,就不可避免要听从凌驾于我之上的意志,这种感觉一直指引我完成任务。
我抱持的想法无法对人言说,它们只会遭人误解。我至为深刻地经历外界与内心世界的对立,当时尚无法领会,只看出内外对立无法调和,如今,我知道两个世界相互影响。
但我一开始就明白,要想向外界和人靠拢,只有竭力表明心理经验的内容是“现实的”,而且不仅是我个人经历,也是在他人身上可重复的集体经验,
可把本人的论著看成我生命中的各站,它们表现出我内心的演进,因为研究潜意识内容塑造人,致其变化。我的一生是自己的作为,是自己的精神活动,不可彼此分离。
我的所有文章可谓内心使命使然,它们因命中注定的约束而起,
间或,我仿佛全身舒展,进入景致之中,进入万物,活在每棵树中,活在拍岸的波涛中,活在云朵中,活在来来往往的动物中,活在万物中。塔楼中没有什么不在几十年间生成、成长,没有什么不与我相联,一切都有其历程、我的经历,此处空间是无远弗届的幕后王国。
未经自己嗜欲窟穴者,亦素未胜之,嗜欲于是比邻而居,转眼之间,可能火焰蓬勃,延烧其室。只要放弃过多、疏失过甚、近乎忘却,可能遭遇的危险就是所废弃、旷误之事变本加厉地反攻倒算。
感觉自己迄今的一切会一笔勾销,心意所指、所愿或者所思、幢幢尘幻统统蜕迹,或者从我处夺走——这是一个极其痛心的过程。
但有东西留存,因为一切亲历之事、所作所为、身边发生之事似乎都触手可及,也可以说,在我身旁,就是自我。我可谓由此构成,由往事构成,实实在在感觉这就是自我。“我是连接完成之事与往事的这条纽带”。——此番经历令人感觉一无所有但又心满意足,无复有求,不复有愿,而是可谓客观存在,我就是亲历之事,起先虽痛感破灭、荡然无存,但忽然连这感觉也杳无踪迹。似乎万物消逝,唯余既成事实,与前尘往事毫无瓜葛。某事零落或逸失,不复有憾,相反,曾为何状,万般俱备,舍此无他。
病榻驰目,市容山色如同勾画描摹的幕帘,黑洞无数,或如千疮百孔的报纸版面,所登照片不知所云。认同自身命运多么重要,因为以此存在自我,即使发生莫名其妙之事,自我也不会不中用。这样一个自我坚持到底,承受真相,对世界和命运应付裕如。于是,人们虽败犹胜,无论内外,均不受任何干扰,因为自身的连续性在生活的洪流和时间面前岿然不动,但只有不鲁莽干涉命运的意图,才可能出现此事。人格面具……是那种适应系统或者我们与世界交往的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