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自由之名:民主帝国的战争、谎言与杀戮,乔姆斯基论美国》读后感1800字
诺姆·乔姆斯基,语言学大师,麻省理工语言学教授,现已退休,世界著名公共知识分子,被《纽约时报》称为“可能是还健在的最重要的知识分子”,是美国政策永远的反对派,永远的异见者。乔姆斯基曾因反对美国外交政策和911后的言论而受到死亡威胁。乔姆斯基有很多流传甚广的著作,比如:《世界秩序的秘密—乔姆斯基论美国》、《句法结构》、《语言与心智》、《必要的幻想—民主社会的思想控制》、《新自由主义与全球秩序》等。
《以自由之名》这本书是难得的一本以事实为依据的对西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行径以及新自由主义的批判书籍。另一个作者弗尔切克走遍世界,以自己亲身见证来揭露西方的殖民主义罪行。书中有很多被西方媒体故意屏蔽和掩盖的丑恶残忍的事件,让我们看到西方媒体不愿意报道或有意遮蔽的另一部分世界。本书最有力,最深刻的是对西方自由民主制的制度刚性的揭露和批判。
与塞缪尔.亨廷顿一样乔姆斯基也对新中国的成立给予高度评价,不同的是前者是从国家治理的角度,而后者是从美国霸权衰落的角度。亨廷顿说:“20世纪中期最伟大的成就之一,无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这是一百年来第一个真正能统治中国的政府。”亨廷顿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写道:“国家间最重要的区别,不是他们的政府形式,而是政治治理程度。”他尤其担心的是政治上的真空。他佩服中国共产党有能力“创造新的制度来维持社会秩序”。(见罗斯.特里尔《我与中国》 )
而乔姆斯基却从美国霸权的衰落和世界秩序的重建来看待新中国的建立。他评价道:
“1949年中国的“独立”(对美国)是一次重大的打击,因为在美国所试图重建的世界秩序中,中国被视为重要的一部分。对于谁应该为失去中国负责,在美国国内有许多讨论——这种讨论一直持续到今天。这是我们观察这种衰落的一种很有意思的方式——我们失去了中国,因为我们曾经拥有中国,然后因为一些人的缘故我们又失去了中国。这是衰落的第一个例子。中国的“独立”也引发了对可能失去东南亚的严重关切,也是从那时候开始,美国的政策开始向东南亚转移。”
如果读过《光荣与梦想》或者了解美国战后历史的都知道,乔姆斯基的说法是实事求是的。美国政界曾为失去中国争吵不休,相互指责。而亨廷顿在九十年就预言,中国是美国(霸权)的最大威胁。
对美国在国际政治上的双重标准和伪善,乔姆斯基也一直毫不客气地进行揭露和批判。在书中,他告诉弗尔切克说:“1995年,苏哈托来到美国。克林顿政府热情欢迎他的到来,并称他为“自己人”。他们知道在印度尼西亚发生了什么。他们也知道东帝汶的情况,他们知道那些可怕的故事,但他们却还称他是“自己人”。苏哈托向西方的投资和剥削敞开了大门,问题出在哪里?”
问题出在哪呢?佛尔切克认为问题出在西方的制度上。他以亲身经历告诉乔姆斯基:“当我去德国、英国或者法国,在咖啡馆里和人们交流的时候,我经常察觉到他们似乎已经对他们的政治和社会体制彻底不抱任何幻想了。不论是哪个政党他们都不喜欢,他们也不想真正参与到体制中来。你每时每刻都能听到这些,但当选举来临时,他们要么就把票投给主流的政治人物,比如右翼的候选人,要么就把票投给极右翼分子,这在法国是一种周期性现象了。一些人说,他们这么做是为了“惩罚”这个体制,但实际上投票人是在惩罚他们自己,特别是世界其他地方的人们。因为后者被迫通过掠夺自己的资源和其他可怕的方式来维持西方国家依旧很高的生活水平。”
西方制度的刚性还表现在媒体宣传的政治正确上,对此弗尔切克谈了自己的观察和比较:“事实上,当我们意识到像中国、土耳其或者伊朗这样的国家播出的未经剪辑和审查的新闻内容居然比我们自己的主流媒体还要多的时候,我还是感到非常吃惊。我这么说吧,相比我们的电视台和报纸,中国的电视台和报纸对自己的经济和政治体制的批评要多得多。我们无法想象美国广播公司(ABC)、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或美国国家广播公司(NBC)在播出的时候会对资本主义或是西方议会制度的基础提出质疑。”
书中有很多令人震撼的事实和犀利尖锐的批判,对于全方位了解战后历史和美国来说,这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
书友孤山梅雨这样评价道:“任何一个追求二战以来世界事务真相的人,都该看看乔姆斯基与弗兰切克这本对话式政治评论书籍。在普世价值俨然席卷全球之际,还有多少真正有良知的知识分子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而追求真理,与同情苦难的人们... 令人震撼的阅读。数据、报道和逻辑性分析相当有说服力!向乔姆斯基致敬。”对这个评价我完全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