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引力波》读后感_900字

《引力波》读后感900字

宇宙的声音——引力波

【1】2017年10月,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雷纳·韦斯、加州理工学院基普·索恩和巴里·巴里什,以表彰他们构思和设计了激光干涉仪引力波天文台 LIGO,并对直接探测引力波做出的杰出贡献。【2】黑洞碰撞,中子星、脉冲星的碰撞,恒星爆炸,以及天体物理学上难以想象的时空瀑布,都会引起时空波动,空间距离的收缩与膨胀就像大海的波浪在宇宙中传播。【3】1915年11月,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第一次对引力波进行了几何描述。英国、德国、苏联、美国是最早开展引力波探测的国家。2015年9月,在爱因斯坦发表第二篇引力波论文的100周年纪念日到来之前,美国的LIGO成功第一次探测到了引力波。这个引力波来自两个质量是太阳30倍的黑洞旋近及合并。【4】50年前引力波探测三巨头(基普、雷纳和罗纳德)启动LIGO项目,可惜罗纳德因性格问题无法与团队融合被辞退,诺奖获得者只有最突出的3人(剩下的两巨头与后来的项目负责人巴里什),而背后整个LIGO团队来自全球130个机构约800人。【5】科学探索充满艰辛。约瑟夫·韦伯是悲剧式天才,1969年他宣布“韦伯棒”首先成功探测到了引力波,可惜后来被认定为错误的宣言。LIGO的首任项目负责人罗克斯·沃格特也未能实现夙愿,引力波是那么微弱,第一代探测器一无所获,大幅提高灵敏度的第二代LIGO陷入资金困境。【6】摘录部分描述,感受下宇宙尺度下的天文数字:13亿年后,地球上的探测器捕捉到了它们运行的最后4圈,只持续了200毫秒,探测器4公里干涉臂的长度发生了相当于质子直径千分之一的空间变化。黑洞碰撞是宇宙诞生之后威力最大的一个现象,释放出的能量超过10的21次方个太阳。在引力波抵达地球时,空间的鸣响会引起距离的相对变化,在相当于三个地球并排的跨度上位移一个原子核的宽度。在相当于地球周长1000亿倍的距离范围内测量出比人的头发的直径还要小的变化。干涉图样可以记录下两束激光在传播距离上的微小差值:大约是质子直径的千分之一。换算成传播时间,就是10的27次方分之一秒。做到这一步之后,你的探测器就可以投入使用了。银河系里中子星相互碰撞的发生频率大约是每一万年一次,但是预测工作仍然充满不确定性。中子星与黑洞碰撞的发生频率可能是几十万年一次,黑洞相互碰撞的发生频率可能是200万年一次。(全书14.99万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