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行动开始:自我管理的科学》读后感2100字
活在当下
初次看到本书,是被“自我管理”所吸引,忽略了写在前面的“从行动开始”。我想“如果你看到的只有你想看的内容,那么它往往是对的”。这有些各取所需的意味。
因为对现状的不满意,以及对自我实现的无力感,所以想要“改变自己”,看了一些相关书籍,每次读完都信心满满准备“大干一番”,却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认为只要拥有坚强的意志,就能够比别人更加努力,就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感情,就能够成功,认为改变自己首先必须让自己变成一个意志坚强的人,这种想法本身就是错误的。也正因为你有这样的想法,所以你才一直都没有改变。”
这个说法自然是没有错的,但是一直没有改变,可不是仅仅因为有这样的想法导致的。
“本书的目的不是让你变成意志坚强的人,而是让你变成能够取得成就的人,成为能够用行动来控制意志的人。在我们的人生中,能够真正导出结果的只有“行动”。而不采取任何行动,只在头脑中反复地思考“必须拥有更坚强的意志”之类毫无意义的事情却是人类最大的特点。”
“美国心理学家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提出的行动分析学。简单说就是排除一切抽象的概念和无法测量的因素,只以“行动”作为一切判断的标准。在行动科学管理术的理论中,一切结果都是行动的积累。好的结果是好的行动不断重复带来的,而不断重复坏的行动只能带来坏的结果。所以,我们应该关注的不是“性格”和“态度”,而是“行动”。当你想要实现某种目标的时候,需要的不是“干劲”和“认真的态度”,而是切实的行动。”
当我看完了这两段话,顿觉醍醐灌顶,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原来一直以来我都走错了方向,我所注重的意志力锻炼竟然成了阻碍自我成长的绊脚石,看来还是踏踏实实地采取行动来得更加简单粗暴。至于结果如何,还有待验证,不可尽信。
“对于很多人来说,接受“确定的损失”是非常大的痛苦。
另一方面,获得确定的利益则是一件让人非常开心的事情。”
(注:在行为经济学中,将“已经支出且无法回收的费用”称为“沉没成本”。)
当我们试着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客观地思考,我们就能从随波逐流的状态中抽身出来。人类的一切行动都是以“尽可能避免失败”为前提的,所以比起承认自己的失败来及时止损,人们更愿意接收触手可得的成果。这种想法虽然有些不理性,但也不难理解。第一个原因是,影响人类行动的并非意志而是行为的结果。另一个原因在于,人类是有感情的生物,行动会受感情因素的影响——这就是“认知偏差”。要正确认识眼前的情况,首先要确定好必须要做的事情。然后思考是应该最先做的,按照先后顺序采取行动。一旦出现问题,应该立即思考原因,冷静应对。这才是理性的行动方式。
“从今天开始抛弃一切模糊不清的内容,描绘一个清晰而具体的人生设计图吧。”
在自我探寻的过程中,渐渐明晰简单直接的计划实现起来反而影响巨大,因为能让自己更加专注。每一步的脚踏实地都能让自己接近头顶的梦想,尽管我们看不到最后的终点,却仍能心怀希望。
“不要被他人的价值观束缚,不要让自己的人生变得复杂。
你真正想要做的事情是什么?你真正想要变成什么样的人?这两个简单的问题才是最重要的。”
我不晓得从小活在别人的眼里,这是不是被他人的价值观束缚,让自己的人生变得复杂,但我很清楚的是,我因此忘了本来的自我。习惯按他人期望的模样来塑造自己,老早就已经隐藏真实。也许会有人问我这样是否过得开心?我只能说,当你已经习惯了某种价值诉求模式,它俨然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并没有让人开不开心的效果。
当我逐渐长大,随着注视的目光减少,开始感受到迷茫和孤独,失去了被动选择的人生方向,仿佛之前的一切都成了荒芜的情感。孤独在隔绝了情感的同时,也给我带了的许多新鲜的东西,最有趣的还属思考的自由,这可是重大转折,我开始只考虑自己的事情,然后勇敢地践行自己的想法。没人给我下无形的命令时,骨子里的抗争意识便萌发,看来我得打败自己。
“为什么我们不解决根本问题,只是一味地埋头前行呢?因为我们总是急于取得成果。”
循序渐进。命运对我的最好眷顾就是在我未到三十岁前告诉我“耐心等待”的重要性。我常开玩笑说,“如果这辈子只活到六十岁,那么三十岁就是中年”。不管这说法有多大的戏谑性,归根结底是赋予了我的三十岁,一种神圣的使命。希望在三十岁前我可以尽心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并不意味着不需要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因为在那之后,该考虑的东西应当是会厚重些的。
“我们既想达成目标,让自己变得更好,又想最大限度地享受现在的快乐,关键在于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找不到平衡的人,很难实现理想的人生。”
我们的情绪很容易出现波动,尽管我们知道应该以自己作为判断的基准,但遇到实际情况时还是可能产生“认知偏差”。在感情混乱的情况下,我们会在不经意间以世俗或他人为标准对事物进行判断,结果陷入与事实不符的臆想之中。
接下来想要改变的方向:
能够不以世俗的价值观为基准,而以自己为基准改变自己的人生。
能够从小的行动开始,踏实地积累和坚持。
能够专注于现实和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