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倒悬的地平线》读后感_1100字

《倒悬的地平线》读后感1100字

  • 作者:马克·李维,英文名Marc Levy,1961年10月16日生,法国人,是法国著名作家,主要作品有 《偷影子的人》《如果一切重来》《伊斯坦布尔的假期》《假如这是真的》(If Only it Were True)《你在哪里》(Will You Be There)《七日成永恒》(Seven Days for an Eternity)等。
  • 读后感:
跨越时间的爱恋?

霍普最大的梦想就是根除阿尔茨海默病及所有类似疾病。她的男友——医学天才乔西则致力于神经链接项目的研究,期待有朝一日能够实现记忆的复制与转存,从而重建大脑系统。两个“幻想家”的生活甜蜜而充实,未来美好且令人期待。然而霍普罹患脑瘤,正渐渐走向生命的尽头。乔西的神经链接项目也许是霍普唯一的希望,可研究远远没到可以付诸实践的阶段,分离是注定的结局。乔西和霍普做出的决定——他们要为心爱的人冒平生最大的险,赌上的是他们的爱情和生命。最终两人跨越40年的时间,在两具新的身体里继续他们的爱情故事。

文章里的爱情是很多人心中的浪漫爱情,是可以跨越时间、跨越生命的爱情。每一个时代背景都会影响到那个时代的作品走向,在目前这个爱情至上,所谓“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的时代,作者也是不惜在文中剥夺了两个无辜的生命来成全他们的爱情。作为现实事件的改编,我们衷心的希望乔西可以找回他的爱人,但真正思考死亡这个问题,我还是无法赞同文中的“转生”之念。就像文中所言:“与死亡的不断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话题。面对死亡,我们唯一的慰藉就是对故人的缅怀,对往生的追忆。如果人注定会因为死亡而彻底消失,那么该如何去面对生命中的波澜?”

  • 摘抄:

大部分改变我们现如今的生活方式的先进技术,在三十年前都被视为不可能。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反思,不是吗?”

你怎么可以一边怀揣改变世界的狂想,一边满足于单调乏味的生活?如果你不能不顾一切地去推翻日常的藩篱,那可能是因为你还不想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发现问题是一回事,解决问题又是另一回事,尤其是当一部分人受益是以另一部分人受损为前提时,这就是为什么未来的规划往往会屈从于当下的限制。
因为有人比自己更不幸,所以不允许自己悲伤——这种做法真的很傻。就好比因为有人比自己更快乐,所以不允许自己开心一样。
生活中总有美好的事物等着我们去发现,哪怕是在生活最丑陋的时刻。
唯一的真理是,只要你还保有赞美和感动的能力,你就会有活着的感觉。
面对艰难困苦,人总有权利选择自己的态度。在偏激、愤怒和屈从之间,我们选择了幽默。
人的情绪最后都能归结为两种:恐惧和爱。
重要的不是贴在我们身上的标签,而是我们本人。
我原以为,一个人小时候以何种方式被爱,决定了他长大后会以何种方式去爱。但我错了。真正的爱,在于毫无顾虑、毫无保留地给予别人我们曾经缺少的。
“只有淡化‘彼’或‘此’的色彩,‘彼此’的色彩才会更浓郁。”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