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小群效应》读后感_1400字

《小群效应》读后感1400字

《小群效应》这本书是徐志斌对社交红利系列的第三部,是作者多年来专注于互联网社交的研究成果。这本书归纳了社群组建的原则、社群成员角色、社群的组建、社群的诉求、六大驱动力、社群的运营方式。

一、社群组建的原则:

“三近一反”:将同年龄、同爱好、同地域,性别相反的人放在一个小群,会快速建立连接。

拥有相似的个人资料,发布相似的消息,拥有相近的财富、相同的社会地位、相似的履历等等都被纳入“三近”的范畴中来。

“一反”起初指性别相反,但延伸至相互帮助却又存在冲突和协作的两方,比如商业环境中的甲乙双方、供需双方等。

“三近”协助无数用户聚合成各种社群,或在社群中因此扩散、停留、活跃。如“微信读书”通过书籍在读书群自然扩散,吸引来更多新用户;“一反”将社群成员强有力地粘合在一起,协助打开商业化的大门。

二、社群成员角色:

1.普通人:一个社群中90%以上的成员都是沉默的大多数,他们正是普通人的角色。

2·连接者:指能将信息分享出去的社群成员。他们串联起不同的社群和人群,是推动信息在无数封闭“小群”中扩散的关键人物。

3·局部意见领袖:是指能够影响小范围人群的用户。

4·全局意见领袖:指能够影响更大范围乃至大部分人群的用户。

其中的连接者是社群中最关键的角色,0.8%的连接者可以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好社群的特征

好社群需要具备“工具性、病毒性、长连接”这三个特征:

“工具性”:用户加入并留存在一个社群中的目的。

“病毒性”:病毒式扩散、海量爆发。

“长连接”则是指用户的长期黏着、留存,乃至变现。

四、用户对社群群体的六个诉求:

问答求助、炫耀、寻找共鸣、分享知识和资讯、管理和储备潜在关系、共同认可的长期目标和价值观。

五、六种驱动力(三对):

荣誉驱动,利益驱动;

关系驱动,事件驱动;

地域驱动,兴趣驱动

三对驱动力都是前面的属于强因素,后面的属于弱因素。

六、社群的运营方式:

1.强运营:非常强调社群规则、意见领袖,强调社群管理、话题管理和引导,需要配备一个人数较多的运营团队来进行服务。运营者努力消耗用户的时间。

2.弱运营:弱运营的实质是充分运用各种特性和各种机制、基础需求,将并将之融入产品的各项功能设计中去,让用户自发地行动起来,自发地去寻找结果。让人们愉快地消耗对方时间。

看这本《小群效应》是因为正在运营一个读书群,是的,是运营为了更好地运作这个读书群,在书中找寻我想要的答案。

对比了书中所说的小群的三近一反原则—“同年龄、同爱好、同地域,性别相反”,心里略微有些遗憾,因为发现我们的读书群里还差那么两个相近原则—“同年龄、同地域”,所以,自己就再凑两个原则—同目标、同价值观。但凑完以后发现这两个相近原则才是群的关键原则。如果没有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那么群只能是昙花一现,热闹一阵就变成一个死群。

为了让用户加入社群—病毒式扩散—长期留存,我们所要做的是满足用户的需求:问答求助、炫耀、寻找共鸣、分享知识和资讯、管理和储备潜在关系、共同认可的长期目标和价值观。重中之重是要找到一个让用户共同认可的长期目标和价值观。只有在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下,群才会吸引用户;带入用户;黏住用户。

任重而道远,目标有了,方向对了,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坚守一份初心,坚持一份坚持!!!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