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经典的魅力》读后感_1500字

《经典的魅力》读后感1500字

阅读经典是一种智力游戏

——评《经典的魅力》

“所谓经典,就是大家都认为应该读而没有读的东西。”这是马克·吐温先生的话。这话说得当然不算严谨,马克·吐温本来就是一位幽默大师,但这话却又说得深刻,像所有高级的幽默语言一样,让人在一笑中有被“刺破”的慌乱。

当下人们对于经典的态度,恐怕不幸为马克·吐温先生所言中。除了以研究经典为业的专家学者之外,一般的读者大众都知道经典是好的,也乐意在言谈中引经据典,然而,在大多时候,又把品读经典视作畏途。这正如斋藤孝在《经典的魅力》中所提到的,现代的年轻人大多缺少“啃得动硬骨头的下巴颏”,“咀嚼”能力已经越来越弱。因为觉得经典著作过于艰涩与枯燥,便转而追求“软性食品”,最终“精神营养”失调,甚至是严重缺乏。

当经典的阅读难以成为一种自发行为时,引导势在必行。《经典的魅力》这本书旨在引导人们重视经典阅读,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经典的方法,并不断扩大经典阅读的范围,让阅读经典成为一种智力游戏。书的结构非常简单,分为:一、掌握经典阅读的能力;二、活生生的经典阅读能力;三、作者心仪的五十部经典名著,三个主要部分。在附录中,作者又追加了五十部必读经典书目,共同构成一百部作品。这也和他《阅读的力量》中提到的要读过一百本书才能在阅读能力上有一个质的飞跃的观点相呼应。

做到开卷有益,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必要的阅读技巧,这本书的最大特点是可以作为一本读书方法论的教课书来读,它引导每一个热爱阅读热的人,以各种方法同经典作品开展一场智力游戏,从而攀登上一座座“不可企及的高峰”。

作者斋藤孝现任日本明治大学文学部教授,在教育学、身体论、交流论等领域都颇有建树。就写作方式而言,这本书更像是作者循循善诱地为学生开展的一堂“读书经验分享会”;就语言风格而言,作者并未使用艰深的理论和术语,而是掏心置腹地劝诫自己的读者和学生,并传授了自己的读书心得和创新性方法。譬如:书中总结了阅读经典的十大诀窍:第一大诀窍阅读前打好相关知识的基础,锻炼引用能力,追溯阅读法——从经典的影响力入手,片断阅读法——不通读全文,“引水式阅读”——活用自我的经验,“浸泡”式阅读,高潮阅读法,舞台表演式朗读,平衡阅读法,构筑自己的经典森林。这些诀窍给读者提供了很多实用性方法,在当下这个浮躁的社会,既能满足人们实用的心理,也不失其深刻的意义。所以一本书不单要传授给知识,更重要的要示范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是启迪智慧,并且智慧只能启迪。

书,关乎人的生命质量和命运走向。人一辈子怎样生活,生活得怎样,就从他与书的关联开始。尤其经典是经过人类历史反复检验、为人们所普遍认同的著作,凝聚了人类智慧和文明的精华。如果想开始阅读经典,从这本教你怎么阅读经典的开始,是个不错的选择;如果你不打算阅读经典,只是想了解一下,这本书也是个不错的开始。

同样,读书方法,瀚如烟海,不仅仅是斋藤孝一家之言,我也摘录了一些古今中外名人的读书法,供大家参考——

厚薄法:书由厚变薄是阅读能力提高的标志。(数学家华罗庚)

有无法:要读书上没有的东西。(戏剧家克尼雅日尼)

思维法:靠积极思维得到真正的知识。(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反问法: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是问号。(文学家巴尔扎克)

发掘法:最细微的事物里也会有未被认识的东西。(作家福楼拜)

古今法: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知今而不知古谓之盲瞽。(哲学家王充)

三贵法:读书要“三贵”,即贵博、贵精、贵通。(清末张之洞)

三性法:读书要注重“三性”,即目的性、灵活性、广泛性。(现代文学家鲁迅)

五之法: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儒家子思)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