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颠覆者:周鸿祎自传》读后感_900字

《颠覆者:周鸿祎自传》读后感900字

书里作者的自我反省是全书的一条价值线,因为是自传者亲身经历的实例,整本书强调成功少,直面问题多,足见作者的智慧和勇气,所以对读者来说应该还是很有阅读意义的。书中亮点挺多,这里挑两个有趣的说说:

1.专注是好事还是坏事

书中多次提到,作者由于不能专注于眼前的事,导致猴子下山捡芝麻丢西瓜的结局时有发生。如,

  • 做反病毒卡时——“我当时研究了很多软件,我自认为见多识广,所以就变得不够专注。”
  • 做创意系统时——“不专注的毛病又开始显现出来,我又想汉化别的软件,创造新的赢利点,希望能够用别的业务来带动公司的销售。”
  • 做邮件系统时——“当时的我们,正在犯这几个错误。不专注的问题在做这一款产品时又出现了。”

然而,书中又一再强调,作者由于太过专注于眼前的事,导致眼界被限制,对机会的敏感性降低。如,

  • 做3721时,与搜索业务失之交臂——“…黄金网址的拍卖也给了我一个商业模式方面的提醒,但我没有敏感地捕捉到这个信号,从而让企业及时转型到搜索引擎的模式上来。当年的我太醉心于自己的想法,不认为3721的本质其实就是搜索引擎。”
  • “当我日后见证搜索引擎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时,我追悔莫及,尤其在看见后起之秀纷纷赶超3721时,我对自己的固执懊悔莫及。”

哈哈,话都让他说了,不专注出问题,专注也出问题,那可怎么办?是说这事专注那事别专注,还是说,彼时专注此时别专注?这点作者在书里没说,不过写《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菲茨杰拉德倒是给过解药——“一流的智慧,头脑中能包容两种截然相反的想法,且并行不悖”。我想,现在的周总应该已是一流的智慧了。总之,认知这东西啊,有范式没范本,方法论比方法更重要。

2.上面说得是好的,再说个缺点吧,也挺有趣的。

尽管本书的价值不在于其文学性,但我还是忍不住想吐槽文笔——这文笔,不是一般的一般。不另举例了,光上面引用的几句原文就可见一斑。如果说这是初中作文的水平,不知道初中的孩子们能否同意。我估摸着,这书就是周鸿祎先生一些口述的音频直接转的文字,然后编辑也只是修改了一下错别字而已。嗯,差不多。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