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激荡十年,水大鱼大:中国企业2008-2018》读后感_1100字

《激荡十年,水大鱼大:中国企业2008-2018》读后感1100字

金融是把枪,而政治是懂得何时扣动扳机。——教父三
有人说从《激荡三十年》起,吴晓波就在不断试探政府可以接受的程度边界。这是一本中立的中国十年发展的纪录片,主观分析偏少,但还是能比较清晰全面地看到在当时的背景下发生的故事。
以下5点是从这本书里,我读到的一些印象深刻的中国十年间的人物和事件。
1-在这本书举的企业家例子中可以看到,那些走得扎实和稳健的企业家,都是高风险意识的,比如沈南鹏、李嘉诚,他们都是大多以“认知”下注。陈南鹏更是常在公众场合称自己是保守派,他认为自己最大的优点就是“不够聪明”。因其保守的一面,沈南鹏永远无法成为赌徒。比如,早在2005年底,他就在一次会议上与诺康医药的CEO进行了一番讨论。聊过之后,感觉是“因为不懂,我很难爱上它”。虽然沈相信生物医药市场存在巨大的机会,但当时他想不通为什么一家还只有一款产品的公司可以生存并壮大,他的本能反应是“害怕”。此后他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学习相关行业知识,才最终确信自己可以做出投资判断。对冲其性格中保守一面的,是他尽可能详尽地了解自己所投资领域的专业知识,让局面可控。
2-政治是把抢,而金融是如何扣动扳机。这是教父里面很经典的一句话,过去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美国是这样,中国也是这样。以李嘉诚为力,有段时间关于李嘉诚转移资产的新闻铺天盖地。他持续变卖内地资产而频频投资欧洲市场。在几年后他确实委婉地向媒体承认:在政策不公平、营商环境不佳、政府选择性行使权力之下,投资欲便一定相对下降。
3-改革开放上半场是解决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下半场将试图解决资本的自由流动。金融市场时13年前后习李上台后两大重大改革之一。过去很长时间里,金融市场时银行主导一切,民间资本滴水不进。而习李出台的新规则阶段性地突破了商业银行垄断的格局。政府对银行业的开闸,也导致了“吴英”案(地下集资)的戏剧性大反转,由死刑变为死缓。同时,在银行开办热中,余额也愉快地上线了。
4-市场化是不可逆的方向,而与此同时,一个更强势的中央政权也正在回归。
5-不同商人对政府的态度:
柳传志:在商言商,以后我们的聚会只讲商业不谈政治
王健林:远离政治,靠近政府
梁稳根(三一重工,2011年中国首富):我是党的人,随时准备为党奉献一切,包括三一重工。
不同商人对政府的态度可以看出第四条中,中央政权的回归,对商人的影响。
而梁稳根也是一个戏剧性的人物。当年成为首富是因为08年经济危机后政府的4万亿政策,其中资金大多投在基建工程,而他的三一重工便凭着精湛的科技脱颖而出,包揽了大量工程。但这样的生意是时代的产物,并不是长久之势。做生意,不仅需要关注政府动向,更是解决消费者需求。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