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走出疯狂:田径女星的躁郁自救之路》读后感_1600字

《走出疯狂:田径女星的躁郁自救之路》读后感1600字

八月没看什么好书,菊与刀之后遭遇书荒,看什么都觉得没意思。看这本书其实是出自最朴实的原因,字数少又像小说很容易读下去。而且真的有点想了解躁郁症的细节,书名是“自救之路”,也很想了解如何能自救。实际上被骗的不轻,首先根本没写怎么自救,其次我根本怀疑她是否真的是躁郁症,最后,我觉得本书毫无知识点和值得我汲取的地方,说严重点就是浪费了我六小时11分钟的时间。曾经领导教导我“坐读经史、卧读小说”,可我的时间真的很宝贵,小说都不奢望经常看,没时间耽误时间在没有营养或者我不喜欢的事情上。但是怎么办,8月就只看了这一本,当批判的读后感以及为以后借鉴吧。
首先,大概介绍一下这本书的或者说苏茜的概况。开篇讲她喜欢跑的感觉、喜欢赢的感觉,经历了三次奥运会,第一次直接放弃,后面两次都是最后一名。此人前半生非常顺利,知道自己要什么,也有能力达到自己希望到达的程度。知名度、广告费都砸在一个小姑娘身上,她绝对是自豪甚至是飘然的(虽然这点她压抑着没有写出来,但那自豪的情绪看得分明)。由于只重视身体上的训练,对心理的健康程度基本漠视,造成了三次奥运会不仅失利,更是耻辱。在那之后她退役,又不甘愿陪之前一直默默陪伴她的丈夫耕耘自己家的事业,却做起了皮肉生意,并在身败名裂后把这归于自己的躁郁症。这是我对这本书全部脉络的理解,所以无法认同,更无法理解苏茜汉密尔顿其人。
因为书中反复描写她自己身材有多么诱人,长得多么美丽,胸部大到必须去做缩胸手术。所以我度娘了一下,真的称不上好看,甚至在我看来很丑,她自己一直声称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她一双修长的美腿上,在我看来一点也不长。书中并没有一点点对躁郁症的描写,她对自己的心境也没有深入的剖析更谈不上一点自救。据我了解,躁郁症应该是狂躁症和郁郁症的综合,就是没有缘由地一下子兴奋得像太阳快要炸裂,又一下子冰冷地沉入万丈深渊,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万念俱灰。苏茜完全看不到一特点,她跑步的时候就兴奋,做爱的时候就兴奋,比赛的时候就抑郁,赛后失利了更抑郁,丑事快要揭发以及揭发出来就抑郁,陪老公安安生生过日子就更是抑郁的需要吃药。这不是躁郁症啊!这完全是心智没有成熟的小孩,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能兴奋、快乐、沉浸其中,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就胡思乱想,完全不顾自己的责任和他人的情感,抛弃一切寻找内心的刺激。当刺激带来可怕的后果又不堪一击,要让别人给她撑起天来。
这本书是写于苏茜汉密尔顿作为体育明星被起底从事皮肉生意之后,她的自传。我觉得她有意想引导大众不要指责她,她做这些都不是因为她想做,而是躁郁症要让她这么做。她不是不顾丈夫的心痛和不堪,不是不顾粉丝的失望,是躁郁症让她这么做。所以这本书名叫“躁郁自救之路”的书,唯一没提的就是躁郁和自救。她写了什么呢?写她如何有跑步的天赋,如何热爱跑步,如何一心专注于跑步而一点不在乎自己的名气,以至于NBA梦之队的明星主动找她来合影,她都很诧异(白莲花体质一览无遗),如何与她的丈夫相识相知,这感情如何单纯而又牢不可破以至于她做了那么多令常人费解无法忍受的事情时,她的丈夫还是一如既往地支持她,爱她。写她的身材如何好,为了粉丝们她不惜做缩胸手术(提了无数次),使自己看起来更像一个跑步的人,她那些顾客对她多么恋恋不舍,她以44岁高龄进入娼妓行业,却能成为这个行业的领军人物,时薪最高,这是她最自豪的事情。
这本书不想写太多,耽误时间太多亦是浪费。经验教训呢,就是外国人写的自传类心理剖析类作品以后不碰,包括之前看的脑科学家吸毒的经历。歪果仁的思维方向在某些地方真的是中国人理解不了的。本书这位大神也是,在我看来她就是一个性欲超强并且爱慕虚荣的失足妇女。她想把一生的失败归结于躁郁症,并用这个噱头还想再捞一笔。就算她真的是躁郁症,也并没有自救,她所谓的自救就是依照自己最原始的欲望把自己推向更漆黑的深渊。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