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读后感800字
对一个拖延症晚期患者来说,写点啥感想,都是在半夜醒过来的时候,忽然意识到这个待完成的项目,又忘了。
今早看到一新周刊有个专题,说国内外哪些名著让人读不下去,国外的类似追忆似水年华、呼啸山庄、瓦尔登湖、了不起的盖茨比榜上有名,国内的就有四大名著,红楼梦多次被提及,理由是红楼梦的人物太多关系太复杂,让人记不住。嗯,也是,读书这件事是很私人化的,如果读书变成一种负担,那还是不读为好。
红楼梦一直不是我的负担,大概从小学四年级起,拿着半文言的就看过,里面各色人等到目前,我也还是没记全。好看是在于,这是一个活色生香的世界,既不难懂,也不深刻,一个富贵人家的日常,从鼎盛到颓败。太多人去解读红楼梦了,从王熙凤的职场,到宝黛钗的情场,从贾家的官场沉浮,再到警幻的仙道,越是流传的广,越有太多的版本,各执一词,反正,作者也无法从地下起来拨乱反正。
鲁迅评价红楼梦:“经学家看到易,道学家看到淫,才子看到缠绵,革命家看到排满,流言家看到宫闱秘事……”
这一次看,明显的感觉是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果然不同,前八十回用词精妙,而且大观园里的众人虽各有性格也各有缺陷,个性饱满生气勃勃,且大体还是和睦亲密,所以我尤其不愿意接受柔弱灵秀黛玉那样凄惨的死去,聪慧通透的宝钗如此委屈的代嫁,晴雯抱屈而死,凤姐空有满腔计谋被聪明所累…. ,似乎就是为了十二钗的预示,就那么生硬的把文章结了尾。开头美好,结局潦倒。
美好的那些东西,总是稍纵即逝,所以,无非是“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我们都解不了,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红楼梦,作者到底投射了多少人多少事我们无从得知,感谢他给我们留下了这篇好看的小说。
PS:里面的诗句,可真是难懂,除了类似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寒塘渡鹤影这样的,其他我都跳过去了,有时候感觉自己真像个文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