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读后感1000字
最后伪作两卷,中山记历读到一半,便停滞不前了。并非写的不好,只是跟沈复前四卷相比,反差太大了,不对我的胃口,勾不起我的兴趣了。伪作写的文绉绉的,总会冒出工整的对仗,这在前面四卷是不常见的。喜欢这本书,喜欢沈复记叙下的生活,喜欢他藏在生活中的充沛情趣。他真的太有意思了,在他笔下,一撇一捺皆情趣,一字一句皆生活。
我最喜欢卷一《闺房记乐》。特别羡慕沈三白跟芸娘在生活中擦出的火花。记叙的都是寻常事,但经沈复笔下,读起来是那么甜,令我艳羡不已。我最喜欢就是他们俩吃粥的故事了。他们的深情因这碗粥而起。
芸暗牵余袖,随至其室,见藏有暖粥并小菜焉。余欣然举箸,忽闻芸堂兄玉衡呼曰:“淑妹速来!”芸急闭门曰:“已疲乏,将卧矣。”玉衡挤身而入,见余将吃粥,乃笑睨芸曰:“顷我索粥,汝曰‘尽矣’,乃藏此专待汝婿耶?”芸大窘避去,上下哗笑之。
同时这碗粥也贯穿了他们一生,常为他们乐道。
陈芸初嫁入沈家,战战兢兢,尊敬公婆,待仆人友善和睦。
余笑曰:“今非吃粥比矣,何尚畏人嘲耶?”芸曰:“曩之藏粥待君,传为话柄,今非畏嘲,恐堂上道新娘懒惰耳。”
如今又不是当初吃粥的时候了,为什么还怕外人嘲笑呢?当初把粥私藏起来招待郎君,已传为笑料。现在并不怕人嘲笑,而是担忧公公婆婆说新娘懒惰罢了。敬佩芸娘的勤恳!
余笑曰:“幼时一粥犹谈不了,若来世不昧今生,合卺之夕,细谈隔世,更无合眼时矣。”
小时候连吃一碗粥的事都可以滔滔不绝,来世若是不忘今生,等(来世)洞房花烛夜间喝完合卺酒,我们叙谈前世今生,怕是整夜连合眼睡觉的时间都没有呢。多么可爱!很有意思。
芸强颜笑曰:“昔一粥而聚,今一粥而散,若作传奇,可名《吃粥记》矣。”
过去因一碗粥欢聚一堂,如今因一碗粥散落天涯,要是将我们的故事写成传奇故事,可以起名叫《吃粥记》了。家庭经营不善,发生剧变,家人分别天各一方。惨状境地催断人肠。与儿女分别之前,同吃一碗粥,还能以强起乐趣说出这番话,佩服芸娘的坚忍乐观。人生起落,其中悲凉难为人体会。
沈复这人吧,是有缺点,没有处理好公婆与妻子的关系,家道衰落时还潇洒度日,去广东做生意时花天酒地,都是绕不过的坎。半是因为环境,半是因为个人吧。取其精华,他与芸娘的真情值得称颂,也是我最喜欢的点。能够遇到陈芸,是沈复的福分。真的好难。我深有此感。
读过此书发现,人生嘛,在于平常中追寻真意,没有雷鸣般的轰烈也足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