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金刚经》读后感1400字
《图说金刚经》笔记981681912030271122
做为一个坚定的无神论者,一直以辩证唯物为人生价值基本的人,不知不觉对各种神话宗教持有着一种天然的敌意,认为都是封建迷信的那一套。
不过现在看,先不论这种想法的是非对错,只是一条,只从单一途径了解世界与自我,这本身就是迷信。
而传承几千年的神话与宗教是人类起源的隐寓与人类几千年发展的凝练,自然应该成为自我探究与了解世界的最佳途径之一。
得益于科技的发展,现在获取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各种神话故事与宗教经典,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唯一需要你做的,就是能否静下心来,去聆听那人类千万年传承的精神与你悠悠道来,向你谆谆教诲。
曾经读过些宗教典集,《圣经》读过两遍多,《古兰诗》泛泛翻过一遍,但只有《心经》能背。《金刚经》也略看过,但未曾看完。但那“迷信”的惯性思维让我在一种强烈的怀疑与轻蔑的状态中进行阅读,自然得到的也只能是轻蔑与怀疑。当然,可能也曾满足了一颗虚荣的心。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可能有所成长了,终于发现了自己曾经的愚昧无知。因此,如今有幸再次读到这本《图说金刚经》,当是认真拜读也获益良多。
习惯于每本书读完写上一个读后感,但于此书却不能言此。只是做一个笔记,心领神会。
《金刚经》从“如是我闻”开始,讲述了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言传身教的过程。期间由须菩提应机乞法,释迦佛言说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虽方式方法不一而定,万千变化。但切不可着其相,玄妙非凡。只愿再读再再读后,能得其真义之一二。
这里简单记录几个其中的方式方法,以备自查自省。
佛家六度:持戒、布施、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1-持戒:守戒律,着衣持钵。能自律并懂得有效使用他律,道法自然。
2-布施:送福田,乞食。即是受也是给,因果自然之中。
3-忍辱:除傲慢,次第乞。戒骄戒躁,小不忍则乱大谋。满招损,谦受益。
4-精进:勤修持,整理清洁。成就就是99%的汗水再加一份机缘。
5-禅定:静思虑,盘膝打坐。归纳整理总结,八风吹不动。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6-般若:智慧,有所思,有所悟。依法修持,自成因果。
佛家六度在我看来是将修行与日常生活相融合,方式方法上已为上上策。在对其它宗教的一些了解中,也明显的感受到了这种方法论的应用。
如日常的吃饭、穿衣其实是最污染人心的事情。饭菜对口味,就容易引发食欲,多吃一些;反过来,饭菜没有滋味,难以下咽,心里就会很不痛快,甚至怨恨做饭的人。穿衣服也一样,体面、气派的衣服,会让穿它的人不由自主地生出虚荣心来,反之就会自惭形秽。这般自是无法静心无法禅定。
“所以任何世俗诱惑,都要当成实践佛法的对象。没有“入世”,也就谈不上“出世”,超越一切的大解脱首先要从眼前开始,连吃饭、穿衣都不能摆脱烦恼,那么更谈不上看破生死大事了。”
怎么才算是有智慧呢?能够在滚滚红尘中救度众生而不迷失,就是大智慧。
“按照佛法所讲,如来是在整个世界唯一说话真实的人。尘世间的诚实者,因为还没有断除语言的障碍,所以他在方便时为达到目的也可能会说一些不真实的语言,但佛断除了语障,他的语言究竟圆满。”
唯一说话真实的人,我无从反对,不知谁敢言反对?
“无论今生与来世,能坦荡面对自己与他人,没有自责和恐惧就是极乐,而内心的邪念与不可示人的折磨就是地狱。”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