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马》读后感800字
这是一个需要静心阅读的故事。
在看这本小说之前我不知道“甲马”是什么,看完这本书后依然怀疑是否真有这样的家族。
小说中的“甲马”不仅仅指云南人中元节等传统节日祭祀时烧的一种版画纸,而是谢家能够以“甲马纸”为引子,“梦见”别人的过往。拥有这种“超能力”的谢家人不是呼风唤雨超然于世的神仙,甚至没能够趋吉避凶。在抗日战争到建国初期上山下乡,再到改革开放的历史大背景下,谢家三代人的故事既是因“甲马纸”而起,也和当时的历史背景交错纠缠,令人唏嘘。
小说中的“甲马纸”就像时空穿梭机,利用一张“虚空过往”的甲马纸,谢家后世的人可以看到先辈们从前的经历。第一代1941年云南昆明的谢德和当时正在西南联大上学的苏怀殊的故事;第二代1975年左右在云南景洪农场的谢敛和安红石、傅丹萍的故事;第三代来上海读书和寻找妈妈的谢晔利用“甲马纸”揭开家族三代人的情感就葛。小说在结构上采用了时空交错的布局,过往影响着现在,现在牵扯着过往。有时人物刚刚出现,在不经意的三言两语里,隐隐约约透出其命运的结局,只是不知道造成那种结局的具体状况是什么。
小说中不仅谢家人具有“超能力”,还有能够预言未来的蒲达师傅,能够看到人的厄运的唐家恒,拥有“超听力”的盛瑶,可以蛊惑人的钱雨青,医治人心的乔曼,能够看穿谎言的傅丹萍。只是你不会觉得他们有多神奇,多特殊,好像除了有那么一点不同,他们就是普通人,过着普通人的生活,无法躲避生活的灾难和命运的波折。
这是一篇特别“平静”的小说,三代人,半个世纪的纠结,并没有表现出大开大合的跌宕起伏和捶足顿胸的歇斯底里,就是很平静的叙述,朋友间、熟人间的吃饭、帮忙、游玩,看似寻常的叙述中,不声不响的推动着故事的发展。阅读时,一走神的功夫,可能就错过了关键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