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跌荡一百年:中国企业1870—1977(十年典藏版·下)》读后感_1300字

《跌荡一百年:中国企业1870—1977(十年典藏版·下)》读后感1300字

从时间顺序上来说,这本跌荡一百年和之前浩荡两千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有着它自身独特的魅力,主要介绍了中国商业在面临那个千年之未有的大变局时的各种变化和演进。和过去相去较远的两千年来看,这一百年发生的政治、军事历史更是早已注入了国人的骨髓。而这百年中唯一不为我们所熟知的,则是或有意或无意被遗忘的商史,以及那些从实业方面或救国或误国的各色企业家。
这些人中好坏夹杂,有那些一味为自己谋私的如孔祥熙等,有那些为国家和理想奋斗的张謇、晏阳初、卢作孚等,也有那些在私利、国家与理想中不断摇摆的盛宣怀、宋子文等。本书没有一味抬高这个阶层,也没有一味贬低它,只是站在一个后来人的角度,稍加同情地评论和缅怀。
在这一百年里,商业和企业家身份地位的转变好像是经历了一个轮回,清末洋务时,像只笨拙的蚕,身材臃肿但爬行缓慢;洋务失败后,作茧以求从自身改变;民国初期,终于破茧而出,振翅飞翔,有了一二十年的黄金发展期;国民党执政后,仿佛天气已冷,没了精神,只能屈服;抗日时,犹如回光返照般,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爱国情操。解放后,则到了生命的尽头,深埋土中,以期来日。
建国后几十年的意识形态的洗礼,已让人们对资本家产生了误读,以为他们只是剥削者;而改革开放后的四十年又是一味的纵容资本,使人们相信无奸不富,厌恶的同时又无限羡慕。都说中国的文化与历史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可是这一点却不包括商业史。从商业的角度来看,中国商人的传承往往不会太久,没有连续性可言。现在那些企业家也都是靠着自己的摸索,得出了一套商业的运转规则和经验,其中也不乏谬误。所以,这本书不仅是对过去的商人阶级的一个正名,也是对现在商人阶级的一个提示和警醒,商之大者,也可以是为国为民的。
这本书的后半本,是以抗日后为起点,描述了抗日、内战、建国后的商业经济发展情况。建国后,因为私人企业的归公或合营,基本上已经完全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介绍。读的时候有狂热、沉痛和冷漠,最后只是一声叹息。
还是那句老话,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但其实也是可以正衣冠的。有些人不喜欢读历史,好像以为那是个沉重的包袱,让人无法往前看。就像我们刚刚把文革结束的时候,美国那边已经开始要拍星球大战了。为什么我们都身处泥泞之中,可有人却已经在仰望星空了呢?有些人把这个归结于历史。
作者最后写的一段话,也算是一个解答。
荒谬只有在人们不同意它的时候才有意义,人类正因善于反思而得以存在。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任何一段经历,都是那个时期的国民的共同抉择,历史是我们亲手剪裁的一件衣服,一旦穿上,就再也脱不下来。正如挪威戏剧家亨利克·易卜生所说的,“每个人对于他所属于的社会都负有责任,那个社会的弊病他也有一份”。很多人似乎不认同这样的史观,他们常常用“被欺骗”“被利用”“被蒙蔽”等字眼来轻易地原谅当时的错误。而这正是国民性格中的劣根性之一。一代人的错误至少应该有三代人来共同承受,如果没有这样的勇气和决心,我们也许将永远不可能进步。
易读性:9
文学性:8
有趣程度:9
知识增长:9
智慧增长:8
评分:8.6/10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