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腾讯产品法》读后感_1600字

《腾讯产品法》读后感1600字

同样是系统性介绍思路和流程的书,这本书与之前看过的书最大不同在于用很重的笔墨强调了产品思维和方向选择的重要性,从宏观的角度介绍理论和原则,再用实在的案例将概念具象(其中朋友圈的那个案例真的让人受益匪浅)。好产品会说话,好的产品人一定会思考,越多越多的人只会做实事而不去深入思考了,所以做产品的人越来越多好产品却没有同比例提升,所以今日的“独角兽”明天就已经倒下了。
由于是18年出版的书,所以观点和示例相对前几本看过的书更新一些,读起来也更舒服一些。扣掉一星是因为后半部分理论太多,案例有点浅层次没有特别深入的介绍。
成功无法复制,但可以被借鉴,所以以下依旧是摘录:
【1、产品思维】
(1)5种最基本的思维:本质思维、相对思维、抽象思维、系统思维、演化思维
(2)本质思维
①对问题:发现问题背后真正的问题,对人:真正需要什么
②对前人所运用方案的充分理解是运用原理的基本,但要抛开“别人怎么做”“过去怎么做”
③从源头思考,充分理解思路和关键环节,连环追问法是实践第一性原理的最佳方式
(3)相对思维-也可以说逆向思维
①运用相对思维时看问题的角度: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和时间带来的变化
②抱持“不下定义”的觉悟,谨慎标签化
(4)抽象思维
①既能“火眼金睛”看骨骼:专家型视角;又能“肉眼”体验:白痴级用户
②将性质相近的元素合并成一类,随着观察视角的升高,产品的骨骼就会逐步显露
③考虑增加时,增加新元素而非新功能,新功能可以通过聚合产生
(5)系统思维
需要重视延时反馈用户反馈,找到破局点(微信红包),从而构建增强回路
(6)演化思维
①产品每次迭代都是在当时环境下寻找最佳存活路径,试错是识别错误路径,进而逼进对的目标,并非频繁更换目标
②初创型:MVP迅速迭代,排除错误,极简不是越简单越好而是没什么可以拿掉了
③成熟型:思考整体布局,让处于不同周期的产品承担不同任务,增强稳定性
【2、洞见需求】
①人性需求的两个重要特点:你想要的别人也想要、人的需求在不断变化升级
②想要是需求存在的前提,要得起是成本低,要的行动是用户的最终选择
③产品强度=体验(能给用户惊喜超出用户预期)-成本(看得见的时间和钱,看不见的风险和行动)
④需求是有弹性的,所以需要产品无限逼近本质需求,可以通过“重新界定市场边界”来重塑战局
【3、产品设计】
《精益创业》《金字塔原理》《增长黑客》《腾讯方法》
①建立用户模型:获取真实用户反馈,提取核心因子,为用户分类,建立用户模型
②需求场景分析:将所有场景穷举出来,记录行为步骤
③MVP的基本要求是低成本和验证核心假设,核心假设:价值假设(惊艳、远超其他产品)和增长假设(用户会自主传播)
④常见MVP形式:微信公众平台(成本低、分享)、ABtest、众筹/产品预售(大多针对硬件)、人肉手动式MVP
⑤产品规则要尊重人性(消息已读的例子),需要回答五个问题:精神理念、目标、确定谁更重要(传递精神理念)、鼓励什么、拒绝什么
⑥遇到问题找解决方案,可以运用四步法则:问题-拆解-方案-结论
⑦拆解问题的方法:全过程-独立子环节、内部问题-外部、寻常流程和主流程拆开
⑧好的交互设计:少选择、让用户下意识知道怎么用
⑨导航样式:标签式、抽屉式、跳板式(快速启动式/宫格式)、列表式
【4、产品成长与运营】
①项目管理方法:对外透明度管理(干系人沟通汇报机制)、对内透明度管理(故事墙与站立式晨会)、目标管理机制(关注目标和关键结果、运用甘特图WBS等)、目标激励(“日稳定版本”机制)
②产品永远做不到100%
③数据分析的误区:新版VS旧版(用户群)、平均值(用户分布)、渠道价值(流量的沉淀)、辛普森悖论(谈比例不谈总量&谈比例不谈细节都是耍流氓)
【5、企业战略与产品】
①3种竞争策略: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集中化战略
②想要构建产品壁垒,就最好做自己擅长的那部分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