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十年典藏版)(全2册)》读后感900字
1978年,是改革开放元年,也是我出生之年,所以我对于这之后的人人事事更容易产生共鸣。1978–2008年,尽管生活在这段时间,反倒对这段时间缺少系统的了解,可能是因为“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缘故吧。如今站在2019经吴老师的指引回望那三十年,感到熟悉又陌生,很多人很多事耳熟能详,可他们起起落落的真相又让人唏嘘不已,或扼腕叹息,或羡慕不已,或嗔骂侧目,或顶礼膜拜。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机遇,也造就不同的英雄。商场如战场,可谓是一个时代社会发展的晴雨表。每一个成功的企业家都有一个理由,即抓住了机遇,站在了潮头;每一个失败的企业家却有无数个借口,无非是潮起潮落,输给了潮流!白猫黑猫野猫家猫甚至三脚猫都疯狂抓老鼠,场面上轰轰烈烈,深层里暗流涌动,老鼠越来越少,猫越来越多,黑猫开始动白猫的心思,野猫也瞄着家猫蠢蠢欲动,三脚猫不知道什么时候早已经成了哪只猫的点心。经济体制改革平息了这种粗犷式发展。踩刹车的同时扔掉车上无用的包包担担。接着是科学发展观和又快又好的总基调。让发展保持了百分之八左右的中国速度。
企业家具有企业家的历史局限性,无论最终的成败如何,他们都将定格在那个时代,失败的成了后人的经验教训,成功的成了后人复制的样板。但就整个历史长河而言,他们都是时代的弄潮儿,都会被历史铭记。
激荡三十年,也是摸着石头过河的三十年,失败过,出错过,有惊有险,有喜有忧,有得有失,但社会发展的方向和速度都吻合了我们的期待。中国社会也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飞跃,为下一个三十年由富起来到强起来奠定了坚实基础。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后人还在树下大声骂娘。站在当下看过去,容易居高临下,吹毛求疵。批判的继承的确是我们该做的,但批判也应该对事不对人,别搞挖墓鞭尸这种看似大快人心实则令人寒心的事。毕竟我们之所以拥有现在的一切,都是有他们的血汗成份。再说,谁又能保证我们这个时代不会成为后人眼中的另一个激荡三十年呢?别让这种戾气传染给了下一代,才是我们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