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字》读后感1500字
《红字》是Tim选的,他说,我该接受些不同的写作手法。读了几页,它无处不在的浓烈让我想远离,但我知道,我会读完。
《红字》篇幅不长,我却读的很慢,这其中伴随着一场我的外出学习。直至今日才完成对它的阅读,有自己的懒惰,也有对这故事阐述方式的质疑。文章没有一处的安静,我一直怀疑这样高调的形式如何延续到故事的收尾,但是,霍桑真的做到了,而且末尾再掀巨浪,成功的令人欲罢不能。所以,Tim是对的,我的思维又一次打开了一个维度,这是件幸运的事情。
说回《红字》。这是一个简单又复杂的故事。主线简单极了。一个背叛丈夫,生下私生子,接受社会谴责的女人—海斯特。一个不敢承担过错,冠冕堂皇苟延残喘的情郎—牧师。一个亲手将自己打造成恶魔,一心复仇的丈夫—医生。这是在古老年代中一个真实的故事,他们每一个人都在结局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他们走了,故事流传着,爱与恨永恒着,人性,其实从来都没有改变过。
人可以犯错吗?什么又是错呢?错的下限是法制,上限是心的制裁。当今的社会,较古老的年代,更为自由,但是,心的约束,伴随着基因的传承,依旧没有开放到哪里去。每个人都渴望得到爱,并且垂怜着与它相依而老,结果,幸运的人很少,大多数不是遇见早了,就是遇见迟了。人都是缺少勇气的,同时,由于自我保护的天性,付出总是心惊胆战的。无知者无畏,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孩童更勇敢,而成人更愿意回忆青春。我一直都搞不清“懂得”到底是幸运还是不幸,因为,伴随“懂得”,心的约束也就更加强烈,惧怕也更加炙热,爱就开始必须在浓烈时降温。因为,你可以看见,一旦犯错,后果不是一个人的,而是一群人的,背负着一群人的灾难,谁可以爱的无所顾忌?爱到底可以承担多少重量,它是可顶起千斤的顽石还是一片不堪一击的玻璃,那个美丽的金色鱼钩到底能钩起什么?其实,谁也不敢笃定的回答。
《红字》中,我从未责怪过医生的复仇,即使他像个魔鬼一样阴魂不散。他是个无辜的人,因为海斯特的背叛,他亲手将自己打造成了恶魔。他不原谅,从开始不原谅背叛,到后来不原谅自己无法回到曾经的洁白,他没有办法了。除了折磨他们,他做不了别的事了,因为,他在选择复仇的那天开始,就已经失去了自己。所以,当牧师消亡的那天,他离死神也不再遥远了。他命运的走向,是原谅与复仇的走向,他在选择时就是知道的。那个牧师呢?他的自我折磨不是医生给他带去的,是他的懦弱造成的。我挺瞧不起他的。当与他一同犯错的女人带着他的孩子站在受刑台上接受审判时,他为了自己神圣的位置躲在角落里。之后,再在每个漫漫长夜自我摧残,完成这场自我控诉。还好,结尾,牧师终于完成了坦诚的告白,但是,他选择了告白后的死亡,终究不敢迎接鄙视的目光继续活着。终生背着红字生活的海斯特,我没有力量评说这个女人。她错了还是对了?她是幸运还是悲惨?她是神还是鬼?她是爱还是恨?这个两个男人都死了,她却依旧在活着,带着她的女儿活着。她的力量来自深夜的眼泪,来自众人唾弃的眼神,来自命运的惩罚,来自女儿的希望。她用无私的爱化解掉众人的唾弃,她变成了爱的化身,但,她终身与爱绝缘了。一个美丽的女子,一个正直青春的女子,一个炙热要爱的女子,这一切都结束在了错误里,然后,将其终身禁锢,禁锢在那个被诅咒的红字里。
我不知道什么是错,什么又是对。但是,如果一场选择,代价不是一个人可以负担的,那么,就要鸣起万劫不复的警告。读书不是为了给自己找到开脱的借口,妈妈说,如果读书让你丢了良心,那么,就不要读了。但是妈妈,良心与爱,哪一个会让人更快乐呢?人,又是因为什么而活着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