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读后感800字
历时18个小时,终于将本书看完。怎么说呢,本书对中国文化的分析很透彻,读来扎心但确是事实。当然,随着时代的变化,书中的有些观点已经不符合现在大陆的实际情况(本书毕竟成书于80年代),但大体还是具有指导意义的。
个人觉得中国文化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敢为天下先的进取精神。强调中庸之道的国人不敢做出头鸟,在忽“左”忽“右”的矛盾中不断耗费家国的底蕴和财富;我们的为人处世也有很深的政治化倾向,不善于直接表达自己的意见。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这是我们对孔子的评价,但其实我们在尊重孔子的同时,也把我们的创造性扼杀了。中国在大一统文化的内在需求下不断进行朝代的更迭,但本质没有得到改善,中国一直维持着超稳定的政治形态,混乱之后必然带来思想的统一与僵化。
我们需要超越态来取代厚古薄今的历史轮回。看过很多的小说,基本套路就是发现古人留下的传承,然后一路开挂。这样的设置深刻表现了国人无法突破历史的一个现实,不相信现在的我们能做的更好。我们把很多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依托于历史文化,比如我们一直质疑的道德滑坡问题,我们总说人心不古,其实更多的是我们不愿意面对内心的欲望,绝圣弃智,希望回到原来无知无欲的状态,这绝对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
我们把个人对利益的追求置于国家利益或者集体利益这个大框架之下,凡是不符合集体利益的事情就是不道德的甚至是非法的。中国的“人” 是做出来的而非自我的本性表达,所以大家在对自己利益的诉求方面总是含含糊糊,中国人必须借助大义来谋求个人的利益,所以戴高帽、逐大义是中国政治的常态。当然,中国人在谋求利益的过程中也有很强的斗争性,但强调中庸的国人的斗争形式很委婉,所以斗而不破是中国政治斗争的具体形式。中国的文化中还有很多的内部矛盾,都是围绕着中庸来展开的。
当然,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未来的中国一定会发展的更好,文化中深层的矛盾能够得到妥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