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六神磊磊读唐诗》读后感_900字

《六神磊磊读唐诗》读后感900字

『唐朝诗人的那些八卦事儿』

看到很多书友在读这本《六神磊磊读唐诗》,好奇之下,我也开始翻阅它。刚开始觉得还不错,整体读来轻松流畅、新颖有趣,似乎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切口,让我一探唐诗的可人魅力。可读着读着,似乎不是那么一回事,越来越觉得书名应改为《六神磊磊谈唐朝诗人》。

本书内容总的来说涉猎太浅,更像是借唐诗之名聊唐朝诗人八卦,捎带着些常识类的唐诗介绍性文字,结构略混乱,不少内容解读得未免太浮于表面。类当年明月的文风用在唐诗上总觉得不是那么和谐,当然,这些文字用在公众号上或许可以惊艳一时,但放在纸质出版物上分量则轻了许多。然而,捧着手机权当作厕所读物,还是很不错的!我要申明一下,这不是贬低,能充当厕所读物其实已经很了不起了。

大概是年纪大了吧,现在对这类写得比较随意和调侃的东西兴趣已然不大。相比较下,更愿意读一些严肃、严谨、偏学术性的作品。

从前是唐诗的美感,现在是娱乐至死。本书虽然洋溢着现代气息,注入了新时代调侃,但也就仅此而已。

六神磊磊因解读金庸作品而走红,唐诗实际上没有金庸读的好。读金庸时读得有内容、有智慧、有见地。读唐诗时,对唐诗的解读却没多少干货,读人多于读诗,不少地方甚至避免诗词的出现,这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快节奏的当代除了一些附庸风雅(我也不知道这算不算自嘲)人偶尔翻翻唐诗,其他还有谁爱看呢?因此,作者在不得不插唐诗的时候,或用刀切(去头断尾节选精彩诗句)或用刀雕(用诙谐的现代话翻译诗句)……趣味有余,诗韵不足。想要提升诗词功底的书友怕是只能当作一本唐代诗人八卦杂志来读了。

关于唐诗,网上有个很有名的段子,说的是唐诗四种套路:田园有宅男,边塞多愤青,咏古伤不起,送别满基情。本人读诗不多,但深以为然。

一个人、一首诗、一腔热血、一段故事、一座王朝、一部兴亡史。王朝的跌宕起伏促进了唐诗的发展,唐诗的繁荣让大唐王朝变得血肉丰满。一首首唐诗,或家喻户晓或独处一隅,都是我们应该用热血来品读的瑰宝,沧海横流,唐风早已渗透在每个中华儿女的骨肉里。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期待与唐诗更美的相遇。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