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时间的朋友2017》读后感_1700字

《时间的朋友2017》读后感1700字

花了几个小时把罗胖的这篇2017跨年演讲内容研读了一遍,给我最大的启发便是:视野无限,坚持开拓;本质无边,不断探索。罗胖提出的“六个脑洞”,每一个都或从商界大佬或从经济发展历史总结出来的,它提供的是一个思考的方向,但未必就是最终的答案。就像他自己说的:“我只是一个思想的转述者、集成者。对知识的转述和再加工,就是我的核心算法。”
第一个:“动车组脑洞”。在大者越大、强者恒强的时代,是先富带动后富,发达地区带动不发达地区,沿海地区带动内陆地区,一线城市带动二、三线城市,精英带动普通人的“绿皮火车”,到如今的每一节动车单元都可以独立成车、动力惊人的“高速动车”,不再依靠一个单一的火车头,而是每一节车厢都提供了驱动力。所以每一个层级都有其机会,而不仅仅是大者越大、强者恒强。
第二个:“热带雨林脑洞”。中国就好比亚马孙热带雨林一样,像一个大的生态系统,它有足够的规模,有足够的内部多样性。不管它原来有多少古木参天,也不管它原来有多少野兽成群,都会有新机会出现,而且新机会还有两种,一种是做物种间的新的连接器,好比《王者荣耀》将不从年龄层的人连接在一起;另一种,是维持一个独立的小生态,好比“超级会员”,在企业和消费者之间建立了一种可持续可信任的生态关系,让用户以产品为荣。
第三个:“比特化脑洞”。这个世界正在被迅速比特化、数字化。但是,第一,无论产业怎么演化,都是往效率越来越高的方向演化;第二,分工会越来越细。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让专业的人只做专业的事。越专业的人,就越不会被时代抛下,所以做最好的自己,以更高的效率做好自己。
第四个:“拔河脑洞”。美国人眼里的博弈,是一场拳击比赛;而中国人正在进行的,是一场拔河游戏。拳击比赛是强者的竞技,是有准入门槛的;而拔河游戏是所有人都可以参与的,人人都可以有贡献;拳击比赛以击倒对手为目的,而拔河游戏只是想把供应链上高价值的部分拉过来;拳击比赛取胜的关键是让自己更强大,而拔河游戏取胜的关键是让更多的人站到自己这一方;拳击比赛的输家必须离场,拔河游戏希望人人都不要松手。拳击比赛之所以玩不下去,因为世界已经越来越融为一体,牵一发而动全身,唯有互利共赢才能相对平衡。
第五个:“终点站脑洞”。日本学者提出“雁阵模型”,简单说就是随着成本提高,产业会在不同国家之间转移,而中国的发展模式并不独特,所以持续性并不好。就像日本承接了美国的产业转移,东亚四小龙承接了日本,中国承接了亚洲四小龙,任何一个国家,都只是产业转移的中转站而已。但是过去的全球化是建立在“比较优势”的理论上的,各个国家只干自己最擅长的事,然后通过互相贸易,来促进全球的共同繁荣。 然而,当中国加入全球化之后,出现了一个令人费解的局面:“比较优势”理论似乎失效了。随着中国的产业升级,中国开始有了高铁、大飞机,从PC到智能手机,从新能源汽车到人工智能,从低端到高端,什么都在干,中国是现在全世界产业体系最全的国家。如今国际贸易的性质已经发生了变化,此前国际贸易是“产业间贸易”,而中国参与的国际贸易更多的却是“产业内贸易”,通过“热带雨林脑洞”知道,可利用自己的超大规模性优势和兼具效率、弹性的优势,把握方向。
第六个:“枢纽脑洞”。如今的中国扮演的是一个枢纽的角色,资源、信息、资本在全世界流动的必经之路。一方面,欠发达国家的穷兄弟,出口原材料到中国,经过中国这个高效率、强弹性、大规模的制造中心转化为各种各样的商品,出口到全世界。另一方面,西方的创新经济、资本、第三产业反过来促进中国的制造业能力和各种基础设施能力。中国的这种能力,再输出到欠发达国家。那么西方国家已经没有办法和欠发达国家直接形成经贸循环了,中国是全球经贸循环有效运转的必需节点。
那么作为我们这一代人来说,面对“六种脑洞”提供的“六种中国式机会”,如何去把握,仅以演讲中提到木心先生的“岁月不饶人,我也未曾饶过岁月”来共勉。(我觉的每一个行业的人都可以看看,或许会有所启示。)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