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村庄》读后感800字
资料介绍,《一个人的村庄》作者刘亮程的家在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湾县的一个小村庄——黄沙梁,这是一个十分贫瘠的沙漠边缘地带。在这里生活着一群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纯朴农民,也孕育了刘亮程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作家。
正如刘亮程所说,我从草木身上得到的只是一些人的道理,并不是草木的道理。比如他这样写到狗:“一条狗能活到老,真是件不易的事。太厉害不行,太懦弱不行,不解人意,太解人意了均不行。总之,稍一马虎便会被人剥了皮炖了肉。狗本是看家守院的,更多时候却连自己都看守不住。”在这里他看似在感叹狗的一生,其实道出的是做人难!
他的文字透视着他的孤独,说到孤独,刘亮程在《孤独的声音》中这样写道:“离开野地后,我再没见过和那只灰鸟一样的鸟。这种鸟可能就剩下那一只了,它没有了同类,希望找一个能听懂它话语的生命。他曾经找到了我,在我耳边说了那么多动听的鸟语。可我,只是个地道的农民,没在天上飞过,没有在高高的枝头上站过,我怎会听懂鸟说的事情呢?”我想这里所隐喻的,不正是他自己的内心感受吗?在那样一个闭塞的地方,那样一群农民,只知道春种秋收,在沙土地上寻找生命,只知道牲畜、草木、天气、吃、劳动、睡觉。除了这些小事再没啥想头。至于他的什么散文啊,小说啊,没人会感兴趣。因此那种找不到“同类”的感觉,怎能是“孤独”这样一个词语便可以解释的!
很喜欢里面的一段话:“其实人的一生也像一株庄稼,熟透了也就死了。一代又一代人熟透在时间里,浩浩荡荡,无边无际。谁是最后的收货者呢?谁目睹了生命的大荒芜——这个孤独的收货者,在时间深处的无边金黄中,农夫一样,挥舞着镰刀。”读了它,终归有种时光易世的感觉。作者把人生比喻成庄稼,庄稼熟透了也就死了。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呢,生老病死,什么也带不走。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真正留下的印迹又是什么。若把我们置身于大千世界中,我们真的微乎其微。
这是刘亮程的一个人的村庄,那我们一个人的世界又是怎样的呢。也许,我们真应该静下心来好好想想,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体会一场生命的大荒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