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现代日本史:从德川时代到21世纪》读后感_1500字

《现代日本史:从德川时代到21世纪》读后感1500字

2019/05/14读后感
读完已有一段时间,总想写点啥,以总结一下这段时间关于日本历史、文化方面的书,
一、整体感观
史学家柯林武德在其著作《历史的观点》一书中提出“历史研究必须回到古人的历史环境以及心理状态,所谓设身处地,才能真正掌握历史的脉络”,我个人认为作者戈登正是践行了这一观点。易中天在中华史里面也讲述过类似的观点,他认为任何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都有三个面目“历史形象”、“文学形象”、“民间信仰”,我们也需从三个不同立场去观察同一历史人物及事件:“历史意见”:站在古人的立场上看历史;“时代意见”:站在现今人的立场上去看历史;“个人意见”:站在个人的立场上去看历史。
通篇看来,作者立场较为中立,史料来源丰富,从经济、政治、阶级、农业、教育、生活、文化等各方面对这一历史转折和发展时期做了较为详实的阐述,其中,政治方面的内容笔墨最浓,让读者有相对全面的理解。重点要赞扬一下的是作者立场中立,较为客观,与其它一些日本作者带有浓烈的民族主义色彩相比,文风截然不同。
读完本书,结合之前读的《战后日本经济史》、《菊与刀》等,对日本近代史有了更清楚的了解,同时,纠正了一些以前所接触到的对日本人或日本社会的片面和错误观点。至少感觉了解了相对客观的史实,这是所庆幸的。
同时,之前在媒体上接触到的,或是日本本土宣扬的日本独特性等民族主义观点,通过此书认识到,日本近代的历史并不是孤立的,日本并非是独一无二的,恰恰相反,它是世界的一个整体,是受到世界历史各方面深刻影响,并结合其本身的一部分特点发展至今的,整个过程自明治维新以来,都是受到了世界文明的各种影响,包括中国、西方国家的。
二、明治维新的资本主义发展
个人粗浅认为,明治维新能够发展有几个重要原因:
1、 竞争性和自由度。在此前,由于日本多山等地理因素,日本并无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因此未形成类似中国的中央集权的政权,即没有全国的官僚管理体制,所以也就无所谓中央集权所需要的文化道德统治,各政权之间相互博弈,自由度更高,也没有更深的政体束缚和文化道德束缚,从德川时代转身走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负重和枷锁至少比中国是更轻的。
2、 资本主义萌芽。正是由于德川政权并没实现严格意义上的统一,各政权单位有更大大概率(主要对比中国)实现资本主义的萌芽,类似欧洲各国。
同时,在德川时代,资本主义已经在农村有了较好的发展,在明治维新后,资本主义快速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已有了良好的民间基础和长时间的准备了。
3、 由于日本的地理和人口规模,社会、民族结构相对简单(对比中国),以及明治政府强有力的改革,使全盘西化更为轻身。
三、日本泛滥的民族主义
1、 从十九世纪初,日本的民族主义从开始产生就一发不可收拾,到了中期,西方国家的胁迫,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民众心中的国家情怀便开始发挥作用,这种思潮结合历史背景,使民族主义有了深厚的土壤。
2、 统治阶级的统治需要,以及明治维新以后,自由、民主在日本国内的发展,言论的自由,和民众的危机感,使民主主义势力不断发展壮大。
3、 经济上取得的成就,增强了国民信心,也促使了民主主义和国家主义的发展。
最后,日本政党在自明治维新以来,经过100多年的发展,无论是整治还是经济都取得了全球领先的成就,虽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总体来看,自由和民主发挥的淋漓尽致,政党的自由,和社会各种力量的长期博弈,日本已然走在了世界文明的前列。在现今社会,无论是经济、政治、人文,日本无疑是取得了非凡成就,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就目前而言,如果说民众真的有民主、自由,有真正相对平等的社会,有较少的欺骗和压迫,真正可以称之为和谐的社会,我相信日本就算是一个。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