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星期二》读后感800字
死亡,衰老,消逝,是人生的一部分,生老病死,是自然界永恒不变的规律,将来总会有一天我们从这个世界消逝,不知道这一天的到来会不会令人心生畏惧?我们又该拿什么来证明我们存在过?
莫里老人说:“一旦你学会了怎样去死,你也就学会了怎样生”。想来人这一生,被人照顾着来到这个世界,逐渐长大,独立,又在照顾中离开这个世界,来时未知,去时总会有不同的透彻,就好像画个圆一样。只不过有的圆不完整,有的会有残缺。如何画好这个圆,是我们所有人必修的课题。
我们总是按部就班的生活,就像按照一定的程式向前推进,消磨掉时光,从来都不会真正的面对自己,去问问自己内心想要什么。我们学习各种各样的文化课,上各种辅导班,只是为了上大学,知识都带着很强的功利性。为什么要上大学?因为更好的工作挣更多的钱。就像莫里老人说的:“我们的文化不鼓励人们思考真正的大问题,而是吸引人们关注一大堆实利琐事。上学、考试、就业、升迁、赚钱、结婚、贷款、抵押、买车、买房、装修……层层叠叠,一切都是为了活下去,而且总是企图按照世俗的标准活得像样一些,大家似乎已经很不习惯在这样的思维惯性中后退一步,审视一下自己,问:难道这就是我一生所需要的一切?”
我们应该停下来,问问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我们应该学会与生活讲和,与自己讲和。
随着自己慢慢长大,我总是喜欢听年长的人聊天,因为关于人生我有太多困惑,我试图从他们的经验里获取我想要的信息,这本书是莫里老人作为教师上的最后的一课,在死亡面前,一切都是坦诚的,当莫里老人的身体慢慢衰退的时候,他的灵魂从未停止思考,他坦诚的讲述关于生活,关于感情,关于自我接纳,关于原谅等人生课题,或许会启迪你,又或许会让深陷在现实生活里的你得以救赎。
这是一名终生教师的最后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