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2018》读后感1200字
这本书从经济,金融,产业三大块,分别对中国的现状进行了举例分析。经济方面,主要讲了现在中国所处的经济环境,包括现在中国飞速发展下,对世界强国的影响,带来的威胁,进而引来的一些挑战。这方面则应对了近期比较火的“贸易战”,另外还对台湾问题进行分析。接着重点写了国企混改,提出了国企混改的进度慢以及实行难的原因,而中国联通作为国企混改头号兵具有标志性意义。国企混改主要意义在于提高国企竞争力,此处的竞争力为对外国家的竞争力。经济作为第一部分,从全面大方向循序渐进的进行叙述。
金融篇则从银行(贷款),股市(融资),楼市(投资)三方面讲解。现在金融面临前所未有的大整改,在去杠杆,反腐败,控风险下,主要提倡健康发展,脱虚向实。股市用上一轮的牛市来源去脉进行讲述,提示人工牛市带来的伤害将难以短时间修复。对后世预测: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会呈现一个牛熊交杂,股市整体坚挺,斜率大于零,总体向上,但更像一个熊市所体现的特征。楼市,大多资金闲置,尝过高风险高收益后,大部分人最终资金还是锁定在“有保底性质”房地产。房地产政策也在紧密出台,但出于政府微妙的立场,房价不会出现暴涨,但仍会以一定的增长率增长。
产业篇,则针对目前国内比较火的关注的作者认为有潜力的各方面分别进行解说。其中最火的,包括无人驾驶新能源汽车、共享经济、人工智能、手游王者荣耀,中国影视,现代物流,在我看来这些都在互联网物联网的基础上细分出来的。作者提到新能源无人驾驶汽车,未来正在按照步伐进行。共享经济,中国影视,现代物流,尽管这些在中国爆发式野蛮生长,但仍处于初级阶段,未来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会对现在所发生的一些偏差进行修正,发展到否定的否定的发展。最后提高养老产业,基于中国现在的人群结构,难以得到发展,但随着新一代年轻人老去,新概念将被接受,这一块将是很大的待挖掘的产业。最后提到青年危机……网络不缺段子手,但确实是大多数青年的心声。
我比较有感触的是共享经济和人工智能。共享经济是起初点是我们对更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剩余资源的再利用,从拥有权到使用权的转化。这个勾起我对未来社会的幻想,人活着追求的并不是以利益,而是以心灵的满足,心情的愉悦为主。就好像工作不再是为了赚取收入,而是兴趣所在,自主自愿的一种行为。不再是一个利益驱使下的社会。也许联想跑的有点远……而人工智能,确实是在各个电影科幻小说的影响下,对人工智能存在担心,一来对人工智能充满好奇,二来由于对人工智能的无知,组织才是最可怕的,害怕人类正在一步步制造自己最大的敌人。毕竟现在研究人工智能的群体很多,各种目的也不详,社会又是出于利益驱动,很容易会失控。尽管现在人工智能的还处于初级阶段,到科技创新发展速度如此快,谁能保证,下个十年会是怎样。
第一次写这么长的读后感,我相信写读后感是交流的一种方式,是一个好习惯。[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