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在路上》读后感_1000字

《在路上》读后感1000字

看这本书的满足条件:1.几年前我买过纸质书,但是始终没看过。2.我在看老罗书的时候,他提及了凯鲁亚克,并提及了他最为经典的一句话:“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这是四很喜欢的一句话。3.正好赶上微信读书每周免费赠书,正是这本《在路上》。以上三条全部满足,必须得看,档期插队!我就是来寻找这句话的!在一本书里,为了寻找一句话,有种莫名的动力和乐趣。我希望当我找到之后,给四讲解一下,这句话是怎么来的。

在经过了至少半个月的寻找和搏斗之后,我发现.....不对!因为这句话没找到,怎么回事儿呢?当遇到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时,就应该问百度!随之迎刃而解,原来,这句话不在这本书里!是在凯鲁亚克的另外一本书里,叫做《达摩流浪者》。这个事儿不怨老罗,因为老罗并没有说这句话是出自凯鲁亚克的哪一本。至于《达摩流浪者》这本书呢,我打算先放一放,因为凯鲁亚克呀......实在是太催眠了,这招儿简称:意识流。据说普鲁斯特和乔伊斯都是意识流的大师,我决定把他俩的书先屏蔽起来。

放下这句话,来说说这本书。先前刚看完海明威的《太阳照常升起》,是描写一战之后,美国的年轻人的状态,简称:迷惘的一代。这回凯鲁亚克,是写二战之后美国的年轻人的状态,简称:垮掉的一代。这两者真的很像很像,我是说在文学的书写方式上,都是“一大坨”,用这个“一大坨”来说事儿,而不是用逻辑的情节和因果,只有当你看完这“一大坨”的时候,才有了最终的一个全息的感受,把他们要表达的point塞给你。然而,我其实就是个过路的,我是来寻找那句话的,至于美国一战或二战之后的年轻人的状况,我不是太关注,你们这么写,我只是觉得你们太矫情而已。如果把凯鲁亚克在二战之后,派到中国来,写写中国的社会面貌,我想你肯定会比现在的名气大的多!

我是不建议大家看这本书的,太随性太松散,像是喝多了之后写的日记,知道个大概中心思想就得了。如果你非要看,一定要准备一张美国地图,因为这真的是“在路上”,虽然也适当歇歇脚,但大多数的时间里,就是一直一直一直走。主人公叫萨尔,没钱穷游,一路搭车为主,遇到了很多人,当过警卫,摘过棉花,有钱就花,没钱就饿着。

这一路实在是太长了,给我看的迷路无数次,我本来就是路盲,所以内容方面,我没记住太多,这“一大坨”我实在接受不了。总之关于凯鲁亚克,就记住一句话: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够用了。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