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也妮·葛朗台》读后感1100字
欧也妮·葛朗台(下)
生活存在不可预知的偶然性,意外灾难是单一的偶然性,而所谓的命中注定也是一系列偶然性的结果,生活无常。以我们现在对财富的理解去看,会发现那么精明的葛朗台却没有意识到这种无常。他将所有的财富隐藏在自己的世界,连妻子女儿也不知,最后迫不得已的时候才去教导女儿管理财富。他就没想过那么多财富不清不楚全挂在自己身上,万一自己遇到了无常,他最爱的财富的命运会怎么样。由此可见,葛朗台太短视了,只顾眼前,而只顾眼前更容易守财,他的财富观里没有明天,不然也不会在临死的时候为了金子的十字架耗费最后一丝精力,而我们现在提倡的理财观是为了明天的享受做一些无伤大雅的吝啬。
谈过金钱,能够与金钱抗衡的莫过于情感,感情可以打败一切的世俗的污浊。本书中作者在葛朗台和查理财富的对立面为我们展现了一种最纯净的情感,那就是葛朗台的女儿欧也妮对查理的爱情。但我认为她俗被世人誉为纯洁、高尚的灵魂,有一些原因源自不通世、不谙世事。她在这座远离奢华城市的偏僻贫穷小城,又身在吝啬父亲为她创造的封闭生活环境,除了母亲、仆人之外,再无其他交际,这一切都让她免于社会污浊以及金钱的浸染。而她最后为背叛爱情、一心追逐名利的堂弟付清了叔父的欠款,确实令人敬重,她没有因对方的不爱而心生恨意,反而去成全她所爱之人的追求。别人看到的都是她外在的挥金,却不知她一直的追求从不在财富,而是情感,她是葛朗台的另一面,葛朗台视金钱为生命的所有,正是他这种极端的态度反而成就了欧也妮,她看到了父亲的生活,知道那不是她想要的生活,她父亲的无情催生了她的多情,所以她是为了情感而生存的,母亲,爱人,父亲,到最后的信仰,都是内心情感的追求。
作者将故事场景设定在乡村,很容易触及本性,用巴黎城的浮华,则更显出了强烈的对比效果。我们因为一个偏远、穷困、闭塞的小城很容易就理解了葛朗台的守财奴生活,若这个故事发生在奢华的城市应该更有批判性,能够在光怪陆离的城市中触及实质的都是洞明之人。我不习惯去了解时代背景,毕竟一切背景都是以现代的眼光去看,完全契合时代的作品只是历史的一个侧影,文字最大的敌人是时间。所有能够触及本性的,无论是人之本性,财之本性,情之本性,都更容易跨越时间的侵蚀,而得以流传下去。
生活是一种样子,思考中的生活则是另一番模样,往往经过思考得到的要比实际经历中得到的更多。就像拍摄橡胶照,我们在生活中摸爬滚打,历经风雨,只不过是短时的情感波动,就像拍了一张张定格的照片,而深入暗房,更能体会到当时未曾深究的思维扩散。人们总说亲身经历是真实的,但深入回想的时候才是直达内心的真实。所以有时不妨让心静一静,用一段空白的时间去看清我们最不懂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