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插图珍藏版)》读后感900字
那天晚上德国被韩国2:0淘汰,心灰意冷,熄灯躺在床上脑子里忽然出现一句话“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咂摸着这句话又一时想不到从何而起。第二天,在微信读书的限时免费里就看到了萧红这本《呼兰河传》,天意吧。
这是第一次读萧红的文章,却惊喜地发现《呼兰河传》真的是太好看了。
这本书一上来用很长的篇幅在写看似毫不相干的事情,直到推进到整书的三分之一以后才开始进入故事正题。这是我第一次遇到这种写法,没有一定的功力大概是不敢这样做的。因为稍不留神就会枯燥乏味的一塌糊涂,只是到了萧红这却显得那么举重若轻,慢条斯理中呼兰河的样貌习俗甚至是陋俗和生活背景已经潜移默化地印在我的脑子里了。而要讲的故事,或者说是回忆也好,一般人写朝花夕拾题材总会用写书时的状态去写曾经的事情,所以难免会见到一些阅历的东西。然而萧红并没有这样做,萧红别出心裁地用儿时的视角来记述着曾经的这些人和事。不得不说这种方式对于事件的揭露和表达是十分实用的(想一想《皇帝的新装》),而初读起这样的写法更是感到既新奇又畅快。民国四大才女果真名不虚传。
至于发出“人生何如,为什么这样悲凉”的《呼兰河传》,其实只是在讲述着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几乎每个人都是不幸的,可是日子总得安安静静的过。再有就是萧红对于世态炎凉的观察和讽刺有着和自身天真的她完全相反的老练,完全是用一支冷笔写就的悲惨世界。正如我读《团圆媳妇》那章心生的烦躁与痛惜是和读《哭泣的骆驼》时的感受一脉相通的,而且读这本时更是如鲠在喉的难受。《哭泣的骆驼》中三毛是用倾注了感情的一支热笔在写,感性地表达中也顺带着替读者宣泄了一部分的悲伤。可是萧红不会给读者这样的机会,所以情绪只会在胸口不断淤积,而淤积到最后便只好“苍凉唱大风”了。就像德国队自从希特勒死后就从没有缺席过世界杯八强,然而却在那晚倒在了小组赛。人生何如,这般悲凉……
最后,美中不足,或许是编者觉得一部《呼兰河传》太短了,所以在这本后面又加了一部《生死场》,于是只能打四星了。也不是《生死场》不好,只是添在这里做为大餐之后的饭后甜点实在是不够甜,反而更是苦不堪言。不忍猝读,就不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