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荒原狼(诺贝尔文学奖大系)》读后感_1500字

《荒原狼(诺贝尔文学奖大系)》读后感1500字

最近一周,读完了《荒原狼》和《牛棚杂忆》。觉得自己万分幸运,可以机缘巧合的一起看了这两本都是和精神力有关的书,于是就有了这篇书评。
季羡林和赫尔曼·黑塞 两个人的经历其实差别很大,季老的人生因为文革的影响个人觉得要比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黑塞辛苦一点,因为觉得但凡文化人都会把尊严看的重。战争带给黑塞的精神创伤可能要比文化大革命带给季羡林的创伤轻微一点。当然了,我这样比对本身就不太合理,有些东西,是没有办法做详细比较的,我之所以做这样的比较,只是突然的脑洞而已。
我也没有资格去比较两本作品的文学水平,所以我只能去讲讲这两本书的精神力量,这也是我最有感的一部分。
先说说《荒原狼》吧,读下来觉得他的核心宗旨就是永恒的精神信仰,小说主角Harry Haller其实就是黑塞本人第二次婚姻触礁后的写照,原著中提到“如果我把他的自述只看做某个可怜的精神病患者的病态幻觉,那么我就要考虑是否有必要公之于众,然而,我看到了更多的东西,这是一个时代的记录⋯⋯哈勒的心灵上的疾病并不是个别人的怪病,而是时代本身的怪病,是哈勒那整整一代人的精神病。” 知识分子与现实发生了冲突,与外部世界有了矛盾。于是他的内心充满矛盾,人性,兽性,高尚光明,庸俗阴暗~主人公全部都有。当所有的情绪爆发后,他选择游历自己的内心地狱,净化自己的灵魂,以求得心灵的和谐统一。
其实,赫尔米娜和荒原狼是同一类人:义无反顾的投入自己认为最有价值的事情中的人。他们也代表了在时代分裂点的两个极端:一是抬高价值,辱没自己;一是抬高自己,辱没价值。所以我认为,赫尔米娜是荒原狼唯一的结局,她是唯一在这个时代的搏斗中保持着不可侵犯的能力的人。所以,荒原狼的精神力,就是义无反顾的投入到自己的所追求的事情中去。
再说说《牛棚杂忆》,从一开始的圆明园自杀,到最后恢复党组织关系。支撑季老度过这段艰难岁月的动力是精神力。他想过圆明园自杀,在自杀前夕被红卫兵抓去批斗,回来后就改变了想法:“那么难的事情我都熬过来了,我要活下去!“。精神力就有了,在折磨中磨练自己的心智,到最后可以对所遭遇的一切在内心与之笑谈和调侃。这就是精神力的影响。
精神力支撑着一个人的所有动作,最近被《迷雾》这部剧刷了屏,我也看了两集,因为自己一向不喜欢看电视剧,所以两集对我来说已经算是看了很多了,女主,我很欣赏。她的精神力很强大,最喜欢的是这句独白:“活到现在,这样的绝境我经历了几次,穷途末路又无法后退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里,我从来没有逃跑或躲避过,从来都是正面突破,不管是你死还是我亡。而且我,一次都没有输过。”女主活出了自我,活出了孤傲,活出了质感。支撑她的所有动作的是精神力。这和季羡林在文革期间的“忍辱负重”, Harry Haller在周遭平庸的布尔乔亚中的境遇相似。虽然Harry最后的结局多半是走向自杀,但是,支撑度日的那段岁月,都是相同的。因此结局已经不重要。
自己最近迷上办公室健身,每天来公司都充满期待,因为觉得自己没有在浪费时间,支撑我的信念就是:瘦下去,让自己皮肤变好,身材紧致。因此每天精神状态非常的好,强大的精神力支撑着我,以前讨厌应付的事情变得轻而易举,要放弃的时候,还是会咬咬牙,坚持。我知道自己要做怎样的人,要成为怎样的自己,要怎样去活。
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去做就好了。JUST DO IT,是我一直喜欢的一句话,我也想要一直去按照这句话做,自我且有质感的生活,是需要精神力去指引的。不论现状如何,一定一定不要放弃自己的精神力,这是两本书给我的启示。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