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桃花扇》读后感_1000字

《桃花扇》读后感1000字

并没有多喜欢《桃花扇》的故事,许是早年在乱七八糟的野史和诗赏中看多了李香君侯生的影子。关于李香君侯生的爱情,唯一能触到我的,只有道具,也就是那把染血的桃花扇。《绿珠篇》的绿珠与石崇,《章台柳》的韩翃与柳氏,再添上一对柳如是与钱谦益,前两者是乱世巧取豪夺拆散苦鸳鸯,后者是家国天下的理念不同而分道扬镳。怎么看怎么像换汤不换药的同一副骨头架子。

《桃花扇》里最引人入胜的表达,该是时代洪流之下,个人命运与整体命运的统一。《桃花扇》里,所有试图挽回一线生机的尝试和努力,以及所有人的命运,都化归衰微、破败、消亡,故事分支最终都归向同一个指向:分崩离析的乱世之中,个人难以保全的终极命运。朝代更迭如同四季轮回一样循环有序,个人命运在历史进程中微若裹挟于宇宙洪荒里的介子。很历史唯物主义的主旨。

故事的结尾处,那些指向光的幻想最终破灭,余下的人像是生命力燃尽的飞蛾抱残守缺开始半生踽踽独行。出于浮世,归入大荒。

想到《红楼梦》结尾处,贾政寒雪天遇皈依后的宝玉一行,听其作歌:

\我所居兮,青埂之峰。我所游兮,鸿蒙太空。谁与我游兮,吾谁与从。渺渺茫茫兮,归彼大荒。\

如此想来,从【繁华归于破败;日渐式微的整体命运与个体命运】的角度上看。二者内涵是一致的。而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也是一致的。想来这种思考也该是当时时代社会现实的产物。

其次,从戏剧角色上看,在角色塑造方面,《桃花扇》的人物是立体而富有层次的,每一个人物都有着不同的侧面。不同的性格特质可以整体统一在同一个人身上。这才是符合现实的。人性中本就存在着不能见于光的部分,正直的底色之下可以有怯弱和私心,忠诚的底色之下可以有愚昧和无知,奸诈的底色之下,也可以有不忍和苦衷。在多集美貌才华善良骨气于一身的才子佳人,兼忠义智谋胆识胸襟于一体的王侯将相里,已是难得了。非黑即白的脸谱化人物就失了真。

bug吐槽一下,《桃花扇》的结局转得可真快呀,尤其是李香君与侯生双双入道,前面还死生契阔恨不能相见,因几句江山难续何以家为的点拨,就茅塞顿开。这种几句话四两拨千斤就转变人生选择的梗,也就中国古代文人弄得出来。

另,才子佳人、闲愁琐思虽然少but明显比势力角逐、恢宏战场写得6不知道是不是我一个人的错觉。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