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砍头小史》读后感900字
意料之中的悚动,作者纵论古今,从人类学、艺术、宗教、医学等不同角度讲述了斩首的前世今生,血腥、猎奇、脑洞层出不穷,虽然阅读过程并不舒适,但确实大开眼界。
大概是知识半径的缘故,作者的介绍主要针对西方,当然,无论东西方,斩首都是重要的文化现象,透过作者的讲述,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东西方文明在深层次的区隔。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祖宗在某种角度上约等于神灵,在西方,先人则仅仅是去世的亲人而已。所以中国人很难想象为什么要将头盖骨作为收藏,更加无法想象西方人会将刚刚入土的尸体刨出来,把头颅抱回家去一通“收拾”。
西方人对于头颅的痴迷,在非洲、美洲等殖民地开拓过程中给当地土著带来了灾难,一颗人头等于一杆火枪,殖民者对于人头的追求导致这种源于宗教或精神传承演变成为一条血腥产业链,土著人不仅会互相猎杀,甚至会捕捉猩猩、猿猴来伪造干缩人头,更为可笑的是土著人会偷偷杀掉白种人,绘上花纹伪造成当地土著的人头卖给殖民者,这真是一件令人毛骨悚然的蠢事。
书中介绍了很多关于人头的掌故。世界上最著名的蜡像馆是杜莎夫人创立的,她从三十多岁便开始为受害者雕像,比如巴士底狱的监狱长,比如罗伯斯庇尔,比如马拉,比如路易十六国王和王后玛丽·安托瓦内。贝多芬、莫扎特和舒伯特等很多名人的头骨都被崇拜者挖走收藏了起来!!!
作者介绍了当代医学的一些探索,从对人头落地后生命是否就会马上消失各种前赴后继的探索,到希望通过电击复活人头,乃至今天通过高科技手段将头颅进行超低温保存,寄希望于未来重生,非常有趣。书中介绍了现代医学研究成果,心脏会产生荷尔蒙,有它自己的神经系统,通过范围广泛的与大脑中类似的神经通道和突触把信息发送到身体。这一系统被称作心脏的“小脑”。内脏有一个规模更大的“小脑”,有超过1亿个神经元,控制着人的某些情绪反应,——“你胃部的呕吐感”实际上是你胃部的大脑与你头颅中的大脑在交流。内脏里的神经元或许并不影响有意识的思考,但它们影响我们的情绪,使得思维与身体之间的区分并不像你假想的那么清晰。由此可以想见,虽然大脑非常重要,但可能我们需要用整体思维来考虑人的精神和肉体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