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韩愈》读后感_900字

《韩愈》读后感900字

被誉为“功不在禹下”“百世师”“泰山北斗””“百代文宗”的韩愈,他一生在政治上维护王权和国家统一,军事上力主出兵平息藩镇之乱,教育上重教书育人,尤为杰出的,是他对复兴儒学和倡导古文运动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的父亲韩仲卿,做过县尉,曾编纂三国文学家曹植文集,并为之作序。二叔父韩少卿、三叔父韩云卿,四叔父韩绅卿,都很有文采!

韩愈有两兄弟,长兄韩会,次兄韩介,韩愈最小。韩愈父母早逝,二哥早亡,他和二哥孩子都由长兄嫂扶养!

19岁,韩愈开始三次参加进士考试,都“名落孙山”。25岁,第4次考试中进士!又一连三次参加博学鸿词试,都没能考取!他又三次上书三位宰相,谋求为国出力!29岁得一个小小推官!进去仕途,先后四次蒙冤被贬!向德宗皇帝写了《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陈述灾区农民的苦难情状,要求给予减免或缓征租赋,救灾民于水火。因触怒权贵,被贬到岭南做了道连州阳山县令!他到任开展以下工作:一、是团结吏民,开展县政建设!二、是教民安于耕织,开荒植树,发展农、林、渔业生产!三、是整顿恢复教育,将中原文化传入阳山,使百姓懂得礼仪道德。四、是抑制豪强,保护群众利益。五、是教民按制度交租赋、奉期约。阳山百姓生活得以很大提高!而韩愈因谏“迎佛骨”被贬潮州时,他依然秉承儒家积极入世的精神和家族“德行言辞”的遗训以及长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上报国家,下泽黎民”的教导,他忘记个人荣辱,把百姓利益放在第一位,驱逐鳄鱼,兴修水利,赎放奴婢,兴学育人!用自己八个月俸禄自办学校,推广普通话!当地百姓在她离开后,把山山水水命以韩姓,让这里“一片江山尽姓韩”!传统的潮州八景之中,有三处与韩愈有关。

最让人赞叹的是,他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继承先秦两汉散文传统,反对专讲声律对仗而忽视内容的骈体文。为文气势雄伟,说理透彻,逻辑性强,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所以苏轼称他立下了“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弱”的丰功伟绩。

总之“给人民当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韩愈在某些方面可以说胜过很多帝王!所以才有“功不在禹下”的赞誉!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