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杀死那个胖子吗?》读后感2100字
2014年出版。副标题:一个关于对错的哲学谜题
显然,读完这本书,我还是搞不清这道哲学题的对错选择。
现实中总是有些让人难以下定选择的难题,关于人命、道德、对错,而它常常让你很难在情景的一瞬间做出自认为对的选择,即使跳脱当时当刻,给一个充足的思考空间,比如读一本书的时间,而我依然找不到答案。这本书前边读到我很是困惑,关于这个那题做这么多的场景演绎和选择的推理与拷问,我依然没办法在书中看到明确的答案,那么这本书读下去的意义在哪里呢?为了支撑自己读完它,还可以去豆瓣看了本书的评分和书评,在一片好评声中,继续回来读它。最后,算是读完了,读到后边,也算是开了些脑洞。以此梳理。
一、功利主义关于少数服从多数不可取。
人生而平等,不能随便牺牲无辜,不然每一个无辜的我们将陷入社会信任危机之中。
你会杀死那个胖子,以拯救另外5个人吗?他们都是无辜的。这就是本书围绕和探讨的“电车难题”。延伸有“如果医生们可以用谋杀一个有着稀有血型的人的方法来拯救五个垂死的病人,要杀吗?”“我可能会看见一家两口站在一个屋顶上等待救援,与此同时可能还有另外一家六口等在另一个屋顶上,我必须选择救谁。”
电车难题最早是由牛津大学哲学教授菲利帕•富特提出的,用来批判伦理哲学中的功利主义。边沁的功利主义对于如上的选择是简单粗暴“牺牲少数,保护多数”。假设所有生命都等价,那么杀死一个人,不论是否故意,都比要五个人死更可取。数字才是关键。死亡是否故意无关紧要,死亡是因作为还是因不作为而产生也无关紧要。胖子应该被推下去。他给胖子问题提出的迅速而明确的答案,在多数哲学家看来,是致命的错误,而不是优点。如果将这样的道德观放大在整个社会体系甚至是社会法律体系中是危险的。为了五个人,法官需要陷害一个无辜的人,如果我们认为法官愿意为了他们认为的更高价值的事物而不理会无辜或者有罪的区别,那么我们对整个法律体系的信任将不复存在。为了获得安全的感觉,我们要求国家机器前后一致,不要为了一己之私而制造例外。我们甚至不希望法官考虑陷害无辜这一选择,因为仅仅是考虑这一选择的行为都已经有损于司法体系的公正。
二、自由意志、理性不存在,感性才起作用,生物干扰将可以影响人的道德价值。
在选择电车难题的选择上,不同的表达方式或者排序,或者其他某个轻微的变化都影响着人的主观选择和道德判断。原来我们对于道德的选择常常是悬在一线之间,轻易就能受到影响。这就带来了一个新的假设。电车问题可能揭示了人们的道德是先天的,它可能是受经验、生理、情绪等影响,而非我们认为的基于价值观做出的理性选择。
唯一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直觉。尽管我们喜欢自我欺骗,认为我们根据充足的信息、缜密的思索就能自由做出决定,但越来越多的实验证据显示,理性在无意识的影响面前经常靠边站。这一点尤瓦尔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中用峰终值于体验自我做了比较生动的解释。叙事自我是感性的,而它常常影响着选择。
我们对大脑功能的新发现越多,我们就越能解释和预测行为,自由意志的运作空间也就越来越小。跟《未来简史》提到的观点接近。事实上,自由意志并不如表象所呈现的那样在影响着我们的抉择,其中隐含着其他生物上的干扰因素,借着自由意志操控我们的选择。人类的典型伦理观依赖于神经系统的平衡。人类自己可以开始摆布大脑来改变我们的道德观,并因此改变我们在电车事例中的判断。也许很快就会有药物被研发出来让我们削弱这方面的记忆。但是可能还有影响我们处理电车问题更为直接的方式——一片药,但这药的作用不是钝化创伤,而是改变我们的价值观,情绪,意识。
三、其他脑洞点:
· 什么时候一个信念就为真?(1)我相信它,(2)它是真的,(3)我有充分理由相信它是真的。
·这本书最激进的观点是,只有当不平等是出于保护最弱势的群体的利益时,才能被允许。
平等就是对弱势群体更多的倾泻。实际上它是行动上的不平等,而求结果上的平等。
· 生物药物的干扰,将可以改变一个人花心的本性。抗利尿激素吸收程度的差异与每个人对婚姻的忠贞程度有很强的相关性,这一程度由不忠和离婚的级别来衡量。想象某一天我们会要求伴侣进行激素测试,或者在更远的将来,甚至使用基因疗法来促进性忠贞,这并非无稽之谈。
收尾:
“站在天桥上的胖子这个奇怪情景肯定是问题的关键。我是不会杀死胖子的。你呢?”
我没有确定答案。还有5个人,怎么办?那不是我的道义和责任吗,就如我没有杀死胖子的理由和权利一样。借用本书的一个观点回答:“而作为一个普通人,在这道题的选择上,认为自己的首要责任不是将幸福最大化;认为行为应受到制约,例如禁止伤害无辜的人。”这是我关于这道选题在本书中读到的认为合适的答案。
那么读这本书有意义吗?基本上读完就忘记了,估计小小的触动在于“偶尔可以读点哲学书,让自己的复杂的逻辑中打消自傲,或者是慢慢去堆积属于自己对世界的观点。
“你站在被告席上,被指控杀了一个胖子。你会怎样为自己辩护?”
“我有罪,大人。但为了减轻罪责,我想说我的选择、我的行为都是由我的大脑决定的,而不是我。”
“你的大脑什么也决定不了。决定者是你。我宣判你是一个厚颜无耻的人并要苦读十年哲学。”
以上~